耿宝昌获"希尔金奖" 被单霁翔称"活字典"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英国东方陶瓷学会名誉会员朱仁明(左)代表学会授予耿宝昌“希尔金奖”。

 

      6月20日,92岁著名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被英国东方陶瓷学会授予“希尔金奖”。据了解,该奖项的获得者均为世界范围内为研究中国和亚洲其他地区艺术作出突出贡献的重要人物,而耿宝昌是继禚振西之后,第二位获得该项荣誉的中国学者。

 

      英国东方陶瓷学会认为,对于西方研究中国艺术品的学者来说,耿宝昌一直以来都是最具启发性的学者之一,这不仅是因为耿先生具备广博的学识和专业技能,更是因为耿先生能极大程度地与他人分享这些知识。

 

      被单霁翔称为“活字典”

 

      文物鉴定专家耿宝昌,长期从事古陶瓷及其它古代工艺品的研究工作,重点研究历代陶瓷,现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古陶瓷研究中心研究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等。

 

      据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耿宝昌虽已年过九旬,但仍然每天坚持上班,“他自1956年跟随著名古陶瓷鉴定家孙瀛洲先生来到故宫博物院工作至今已有58年,”而且,他对50多年前所发生在收藏界或博物馆界的一些趣闻轶事,仍能娓娓道来,时间、人物、经过等依旧记得清清楚楚。因此,单霁翔形容耿老为“活字典”。

 

      15岁开始练“火眼金睛”

 

      除了惊人的记忆力,耿宝昌最得意的就是自己的双眼,他从15岁做学徒的时候就开始练一双“火眼金睛”。在北京的故宫里,收藏了30多万件的珍贵瓷器,耿宝昌每件瓷器都过过目。在他的鉴定生涯中最为人称道的一次,就是1994年他从香港的拍卖会上以110万人民币拍卖回的通高31厘米、口径17厘米的成化罐。明代成化宪宗皇帝非常喜欢小器物,那个年代最常见的官窑瓷器都是碗、盘等小件,故有“成化无大器”之说。而这个成化罐则是现存少有的大件器物。目前全世界也只有四只,而故宫的这个是惟一一个带盖的、最完整的成化罐。

 

      师从著名瓷器专家孙瀛洲

 

      说起来,耿宝昌也算师出有名,他的老师就是享誉20世纪中国博物馆界的著名瓷器专家孙瀛洲。上世纪三十年代,孙瀛洲开的“敦华斋”是京城极其有名气的文物店,当时只有15岁的耿宝昌初到敦华斋,觉得文物店的工作看起来很干净,便留下来做了学徒。耿宝昌回忆到,敦华斋每年都会收十几个学徒,在老师的门下做学徒最初干的都是体力活,而到最后能留下的也只有几个人。

 

      为了学习鉴别文物的真伪,耿宝昌总是非常仔细地留心老师与客人之间的谈话。一次他听得出了神,给客人点烟时竟烧了自己的手指。因为那个时代没有专门的讲课,只有自己用心听,听老师和客人鉴别文物时都注意些什么。

 

      10年学艺读“哈佛大学”

 

      耿宝昌的踏实逐渐赢得了孙瀛洲的信任,并让他管理库房。敦华斋每年光库存就有一万多件的官窑精品,因此,耿宝昌称自己读了古瓷鉴定的“哈佛大学”,受到了最专业的训练。在当了10年的学徒后,1945年,只有22岁的耿宝昌开了自己的文物店——振华斋。当时,年纪轻轻的他已在业内具有很大名气了,而这一切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人都要有一定的志向和抱负,不管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目标。

 

      1956年,故宫的老院长吴仲超对故宫原有的东西进行鉴定整理,便把过去年长有声望的人网罗到故宫。孙瀛州被请到故宫,并举荐了自己的得意门生——34岁的耿宝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