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的“诤友”尹文楷:曾掩护孙中山逃亡

      1893年冬,孙中山与挚友尹文楷医生在广州冼基创办东西药局,载在史册。因史料所限,东西药局在冼基的具体门牌已不可考。尹文楷是近代医学界和报界重要人物,以往对他的介绍都过于简略。尹文楷是最早自办《医学报》的华人,民初创办香港第一份基督教华文报纸《大光报》,其功绩不应埋没。

  尹文楷其人

  尹文楷(1870-1927),字端模,广东东莞人,出生于一个早期基督教家庭。其父尹维清,为巴色会信徒,撰写卫道文字甚多。尹文楷1891年入博济医院后,在院长嘉约翰指导下,从事医书编译工作,勤奋笔耕,数年之中,出版《儿科撮要》、《医理略述》、《病理撮要》、《胎产撮要》、《病症名目》、《体质穷源》等医学译作多种。医学之外,尹文楷还致力于向国人介绍西方历史知识,1893年刊行译作《亚述国考》。

  1898年,尹文楷独力创办《医学报》,是华人创办医学报刊的第一人。然而华人守旧者多,该报出版不久即告停刊。医史学家王吉民先生,是尹文楷好友王煜初侄子,曾向尹文楷索取一份收藏,不料尹氏1927年突然去世,叹为恨事。王吉民此后在国内多方寻访,终不可得,仅在英国博物院所藏中文图书目录中见到有收藏记载。这份报纸印数极少,流传不广,可称稀世之珍矣。

  1907年,尹文楷与岳父区凤墀等人,在香港创办《新小说丛》,是香港最早的文艺杂志之一。该杂志致力于介绍外国文艺作品,尹文楷亲自翻译了家庭小说《破堡怪》、科幻小说《盗尸》《补情天》等。

  作为虔诚的基督徒,行医之外,尹文楷还热心参与香港道济会堂的各项宗教活动,被推选为长老。长期的文字工作,让他认识到用报纸传播新知识的重要性。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广东各界急于了解清廷及革命党动态,而国内报禁太严,只能通过香港报纸解渴,连广东清廷高官都比较相信港报报道。不久,革命党所办《中国日报》刊出“京陷帝奔”四字,香港华人奔走相告,不惜违反港英禁令大放鞭炮庆祝。消息传到广州,清廷官员以为革命党已攻下北京,皇帝逃走,感到大厦将倾,此前凶残镇压革命的水师提督李准,也暗中与革命党接洽反正。广东光复能够做到兵不血刃,《中国日报》这四个字功不可没。尹文楷由此体会到媒体的巨大威力,决心创办一份基督教报纸(尹文楷:《二十五年来之香港教会》)。

  正在筹备就绪之时,孙中山卸任临时大总统后南下。区凤墀、尹文楷请孙先生为该报题词。孙中山大笔一挥“与国同春”四字,赠给新创刊的《大光报》(见《中山墨宝》第十卷第157页)。

  孙中山从事革命,从一开始就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得到沿海沿江地区接受西式教育的专业人士、华侨、基督教徒的大力支持。在暗中给予孙中山实质性助力的,有伦敦会基督徒区凤墀、王煜初、尹文楷、杨襄甫等人,而他们并非激进革命派而是稳健的改良主义者。区凤墀逝世时,杨襄甫写成《区凤墀先生传》,方才披露出他们这些基督徒与孙中山的特殊关系。他们认为孙先生属于“大激进一派,不可无稳健一派以相救”,故相交数十年,只愿居于“诤友”地位,不愿正式加入孙中山的组织,而是在舞台后面默默奉献。

  孙中山与尹文楷是怎么认识的

  孙中山与尹文楷是怎么认识的?以前所见大陆方面的资料,都语焉不详。2011年7月17日香港《基督教周报》第2447期刊出《“杏林双帜”原是中学书友》,指出:“尹文楷医生是一八八六年毕业中央书院,故与孙中山是同届学生,所以两人是多年的书友。”  

  中央书院1889年改名维多利亚书院,后再改名皇仁书院。著名思想家何启、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廖仲恺、广州军政府外交部长温宗尧、北洋政府财政部长陈锦涛、文学家苏曼殊、抗日名将何世礼、商团领袖陈廉伯,以及一大批港澳闻人,都曾就读于此,为近代中国重要人才摇篮之一。

  1886年,孙中山、尹文楷同时毕业,孙中山进入博济医院附设南华医学堂习医,而尹文楷则考上了李鸿章在天津开设的北洋医学馆(北洋医学堂前身)。有趣的是,北洋医学馆最早三届学生全是广东人,多是皇仁书院学生。这跟皇仁书院注重英文教学有重要关系。1889年,尹文楷毕业后曾被派往旅顺军港任军医;1891年,尹文楷来到广州博济医院,担任嘉约翰医生的助理。

  孙中山在南华医学堂学习不久,转往香港雅丽氏医院新设西医学堂,到1892年毕业,前往澳门开业。因受葡籍医生排挤,郁郁不得志。1893年夏天,活跃在政商两界的风云人物、后被称为“维新思想家”的郑观应回澳门奔丧,孙中山因挚友陆皓东的引介,与郑观应作彻夜长谈。陆皓东的父亲陆晓帆早年在上海与郑观应合作从事洋行生意,结拜为兄弟;陆晓帆早逝,郑观应认陆皓东作“谊子”。与郑观应的多次长谈,促使孙中山完成了从“医人”到“医国”的思想转变。

  1893年秋,孙中山、陆皓东来到广州,与郑士良、程奎光等人在南园抗风轩议盟,开始进行反清革命的准备。他之所以在冼基开“东西药局”,乃是“借医学为入世之媒”,与各方有志之士联络。恰好同学尹文楷在博济医院从事医书翻译,时间比较机动。从日后尹文楷和他岳父区凤墀多次掩护、帮助孙中山的事实来看,尹文楷对孙氏的真正目的早已知情。

  起义失败时,掩护孙中山逃亡

  1894年,孙中山放下东西药局的生意,北上天津上书李鸿章,此行实际包含多重目的,但并非有人所说的那样是向李鸿章“求职”。谁料此行刚好碰到中国与日本在朝鲜发生冲突,李鸿章军书旁午,无暇接见。孙中山无奈,只好通过郑观应在江海关弄到一张护照,前往檀香山活动。抵达檀香山之后,孙中山组织兴中会,向华侨筹款,但进展不太顺利。这年冬天,孙中山接到上海同志宋耀如来电,告知中日战争战况,希望孙立即回国。

  孙中山回国后,在香港、广州两地纠合同志,筹备第一次广州起义,在双门底圣教书楼、咸虾栏等地建立机关。他本人又住在何处呢?他住在河南歧兴里瑞华坊,也即尹文楷家里。同居于此的,有尹文楷岳父区凤墀,当时负责伦敦传道会在河南紫来街的福音堂;还有一位神秘女士,是孙中山的“革命伴侣”陈粹芬。

  由于叛徒告密,清廷在兴中会举事前夜破获了兴中会机关,陆皓东死难。孙中山在河南获悉失败消息,被迫准备逃亡。此时,清廷兵勇四出巡逻、抓捕革命党人。区凤墀、尹文楷、王煜初这些教会挚友对起义失败似乎早有预料,提前为孙中山逃亡作了准备。

  王煜初是香港伦敦会道济会堂牧师,孙中山在香港西医学堂读书时,是王家常客。王煜初长子王宠勋与《华字日报》主编陈善言女儿陈兰英订婚,这两家人本来都定居香港,却特地将婚宴放在广州,日期定在九九重阳节。到婚宴开始前,前来参加婚宴的亲朋以及专程从香港来穗观礼的教会中人,把孙中山围在中间,浩浩荡荡从瑞华坊出发,步行前往大基头酒楼。清廷兵勇见到迎亲队伍,不虞有他。进入酒楼以后,孙中山端起酒杯向两家人祝福,然后跳到珠江边早已准备好的汽艇,往澳门方向飞奔而去(参见黄宇和《三十岁前的孙中山》)。

  知多点

  广州是中国西医西药发祥地

  冼基是清末民国广州著名的“医生街”。走进这条安静的西关麻石街,两旁多是2~4层高的民国建筑。此地当年是商业旺地,地皮很贵,楼房占地面积都不大,楼下商铺,楼上作居住用途,两座楼之间设共用楼梯(“孖楼”)。打烊以后,商家把趟拢门一关,从侧门上楼梯,可最大限度节省空间。

  广州的文物专家们一直想确定孙中山当年的“东西药局”,究竟开在冼基的什么位置,门牌多少,但至今没有定论。在我看来,这是很难有结论的。1893年冬,广州《中西日报》刊出“杏林双帜”告白,宣告东西药局聘请到尹文楷医生,与“大国手”孙逸仙共同执业,地址只写“冼基东西药局”六字。在当日,药局既有招牌,冼基地名又人所共知,可能是连门牌都没有的。如今仅仅根据这六个字来确定门牌,谈何容易。

  广州是中国西医西药的发源地。1805年,英国医生皮尔逊抵达广州,推广种牛痘之法。是较早来到中国的西医生。1828年,中国第一家西药房“屈臣氏”在广州开业。1835年,美国伯驾医生在十三行创办新豆栏医局。鸦片战争时期,伯驾曾为两广总督林则徐诊病。1859年,新豆栏医局移交给嘉约翰,迁址仁济路,改名博济医院。医史专家王吉民称:博济医院“系西医的发祥地,影响所及,遍于全国,如医校的设立,医书的编译,护士的训练,新药的介绍等,多系博济首先提倡实行的……他除博济外,还亲自在星加坡、香港、澳门设立过医院,而海南、台湾、厦门、宁波、上海、北京等处的医院,都由博济出发先后成立的。”(《王吉民中华医史研究》第430页)

  在博济医院及其它西医院的带动下,1882年怡和大街出现了国人开设的第一家西药房“泰安药房”,接着附近的仁济路、一德路等地涌现了大批西药房。孙中山选择在冼基开业,也许是考虑到冼基中医生众多但西医欠奉,正好“填补空白”。冼基距离沙面很近,进货也比较方便。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