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文献资料首度公开 蒋介石曾介入故宫文物迁台
2016-03-07 09:49:20 来源:文汇报 已浏览次
1949年前后,四面楚歌的国民党政府将故宫博物院一批珍贵文物秘密运送至宝岛台湾。从此,那些为躲避日寇战火,经历了南移、西迁、东归、北运的文物再次开始颠沛流离。
60多年过去了,关于这段历史,坊间流传的故事很多,争议也不少。在近期举行的2015年嘉德春拍北京预展上,3份涉及故宫文物南迁历程的文献资料首度公开亮相,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新的视角。
“时至今日,承载它们的纸张已经泛黄,但笔墨字迹仍然清晰可见。这些文献不仅提及文物运送经过,还有傅斯年、张道藩等名人的签名,有着较高的史料价值。”中国嘉德古籍善本部专家宋皓说。
蒋介石通知军舰运送文物
故宫文物南迁宝岛台湾,业界普遍认为是宋美龄委派时任教育部次长杭立武主持的。而一则1948年12月31日的“总统府代电”则显示,蒋介石曾实际介入过故宫文物南迁。在这封发给杭立武的公文中,蒋介石表示已请海军派舰运送文物3000箱赴台。
中国近代史研究专家王行恭告诉记者,这是目前唯一可资证明蒋介石实际介入文物运台的文献。值得一提的是,和这件“总统府代电”一并交给杭立武的是一封蒋介石秘书周宪章的信函,该信函落款的时间,和代电发文的时间竟然相差了17天。
王行恭推断,这也许是作为秘书的周宪章,考虑到几天后蒋介石即将下野,在下野前下令南运文物,情面上说不过去,而故意将公文时间往前挪了17天。
有人提议将南迁文物运存国外
宋皓透露,故宫文物迁台之初一波三折,当时新任职管处常务委员的熊国藻就曾因暂居台中的文物储存处被驻军占用,特意写信向杭立武求救。在1950年元月23日下午,台湾地区相关机构召开了一次联合理事会议。当时的会议记录册,也在此次预展中亮相。从记录册上的签名来看,出席会议的人员有傅斯年、王世杰、马超俊、蒋梦麟、张道藩、杭立武、那志良等人。它显示,从大陆南迁至台湾地区的故宫文物共有2972箱,会议中有人建议把这些文物运存到国外,但这个提案最终被否决。会议决定:故宫来台文物暂存在台中的糖厂仓库。
胡适力主拍照留存文物复本
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流离失所,故宫文物总算暂时有了落脚之处,接下来便是依序展开繁琐的清点与编目工作。1953年5月4日,胡适就故宫善本缩印及编目一事特意写信给王云五、钱思亮、董作宾等人。胡适还是古代文献保护专家。早在80多年前,中国文献的复本制作就遇到过巨大难题,人工抄写的原始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胡适提议采取摄影方式存留复本,他也因此成为让中国古代文献进入胶片时代的第一人。在昨天亮相的一封共计6页的信函中,胡适详细叙述了编目与拍照的工作要点,并亲绘出索引卡的样本。比如,缩照的胶卷,每卷装一纸匣,匣上用中英文表明此卷的书名和号数。每一件缩照必须有一个目录片,而目录片本身须记录7个要点,包括作者、书名、版本时代、每半页的行数及每行的字数,有无缺页等,可谓细致入微。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