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南迁首任押运官
2015-10-08 11:13:02 来源:大公网 已浏览次
1931年,时局大变。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平津为之震动,整个华北形势亦陷入危急之中。而一旦日本侵略者攻入北京城,故宫无疑将遭到暴徒及战火的洗劫,后果不堪设想。
很快,故宫博物院理事会理事马衡等人提议选择院藏文物中的精品迁出北京,送到南方暂时储藏。吴瀛和故宫博物院理事俞同奎一起负责挑选和装箱的监督工作。
据吴欢追述,当时故宫文物南迁的消息在报纸上刊出后,一时间舆论哗然。有些人认为故宫文物运出北平,势必会动摇人心,引起社会不安。而且古物“一散不可復合”,不宜轻易外迁。然而时局所逼,文物南迁已是唯一之策。于是,在一片反对声中,吴瀛等人努力完成了装箱工作。然而就在此时,当初力主南迁,并曾欲主持运送文物南行的马衡却公开表态“自己不会南行”。
吴瀛再次临危受命,担起主持运送第一批文物南迁的重任。至此,吴瀛成为故宫文物南迁的首任押运官。
1933年2月5日夜,故宫博物院在北平市政当局的协助下,连夜将第一批南运古物2118箱装上板车,集中到太和门前。天黑以后,运出午门、天安门,再运到前门火车站。
后来这第一批南迁文物在南京短暂滞留后,最终通过邮轮成功抵达上海,并在轮船泊岸当天,就全部完好地运进了法租界天主堂街仁济医院旧址的五楼仓库中。
在第一批南迁文物安全运抵上海后,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批文物随后陆续运到上海。五批文物共计19557箱。“故宫馆藏文物正是由于此次分批南迁,才所幸在烽火年代中免遭灭失,这些瑰宝所传承的中华文脉也得以存续。”吴欢说。
如今,故宫已经成为中国歷史文化的一张名片,并与英国大英博物馆、法国罗浮宫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博物馆、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并称为“世界五大博物馆”。吴欢认为,故宫博物院是全体中华民族文化和情感的纪念碑,是凝聚港澳台侨同胞“祖国”之意的崇高象徵。他始终记得祖父吴瀛的那句话─“故宫博物院如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出胎便不健全,你争我夺,多病多痛。我们一班看护,都算忠心耿耿坚持不肯离去,这才没遭到什么大的不幸……”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