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刹南京惠济寺复建
2014-11-13 10:45:34 作者:黄勇 来源:江南时报 已浏览次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名列四百八十寺的惠济寺,宋代可以“跑马关山门,香火堆成山”。香火从不断,要骑着马跑才能把山门关好,可以想见这座古寺曾经的辉煌壮阔。然而清咸丰年间,这座千年古刹毁于太平天国的战火之中。为了复建惠济寺,20多个省份的200多位书画家捐赠书画作品400多幅,为复建惠济寺筹集善款。昨天,一场义捐公益活动也在惠济寺遗址举行。
千年古刹结缘秦少游等历史名人
惠济寺位于南京市浦口区汤泉镇,始建于南朝,历经了北宋、明等朝代的改建修缮,直至清咸丰年间的损毁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作为千年古刹,这里是众多历史名人留下踪迹的地方。“寺内建有昭明太子读书像,旧存碑刻也非常多。”义捐活动总策划顾耀东介绍,萧梁时,大文学家、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附近原有一昭明太子濯足沐洗过的温泉,后人称“太子汤”。明太祖朱元璋,南唐韩熙载,宋朝王安石、苏轼、秦观,明朝陈献章、庄定山等文人墨客前来吟诗唱和。秦少游所写《游汤泉记》更是传颂千古。
如今的惠济寺遗址是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建成对游人开放的遗址公园。寺中年代最早且负盛名是南唐所立“汤泉禅院”之碑。此外,北宋元祐三年刻石、清康熙二年(1663年)修大雄宝殿的题名刻石,更是后人探知惠济寺千年兴衰的实物见证。
除文物遗址外,最令人瞩目的还属寺内三棵有着1480多年树龄的古银杏树,分别为“撑天覆地”、“千年垂乳”、“雷击复苏”,相传均为南朝萧梁时期昭明太子萧统在此读书时手植。
书画名家踊跃捐赠作品
近年来,浦口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惠济寺的保护和复建,2012年,实施了历史文化故事景点修建和景观改造,扩建了惠济寺。现在一座占地150亩的惠济古寺正在千年故址上恢复建设,旨在进一步“保护历史古迹、挖掘佛教文化、开发旅游资源”。
而民间“重兴古寺”的热情也非常炙热,于今年9月1日启动的惠济寺复建工程慈善义拍活动更得到了众多书画名家的鼎力支持。截至目前,已募集名家书画作品400多幅,捐赠书画家200多名,覆盖省份20多个。除江苏南京书画家踊跃支持外,北京、上海、浙江、山东、湖南、安徽、陕西、云南、广西、黑龙江、辽宁、四川等地书画家纷纷寄来书画作品。
顾耀东先生介绍,两个多月来的征集活动中,许多领导、艺术家和爱心人士的热心支持感人至深。江苏省中华文化促进会名誉主席方祖歧上将专门创作书法作品“上善若水”。草圣林散之弟子庄希祖老师知悉此次活动后,率先捐赠了11幅力作。87岁高龄的林筱之先生,主动挥毫泼墨,支持善举。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