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讳为中国古代特殊文化现象:父辈名不能提及

  名讳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遇到尊长、君主或者先辈,不能直呼其名,甚至书写的时候也要避开。《公羊传·闵公元年》书云:“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后来范围越来越大,忌讳的也越来越多。

  例如,父母辈的名字绝对不能提及。翻阅《史记》,洋洋洒洒一部巨著,找不到一个“谈”字,为什么?因为司马迁的老爸叫司马谈。杜甫写诗数百首,吟咏花草的不少,却从不写海棠,因为杜妈妈名叫“海棠”。最悲催的是唐代诗人李贺,他老爸叫李晋,居然影响到李贺考进士,因为有人说“进”和“晋”谐音,李贺考进士就是不尊父亲,就算是韩愈极力为其辩护也没用,李贺还是出于舆论压力,放弃了考试。拿着名讳说事,却害人一辈子的前途。

  因为这个,古人有时候无意中说到自己前辈的名讳,马上后悔得不行。据《世说新语·任诞》,东晋权臣桓温,其儿子叫桓玄,在当太子洗马的时候,有一次饮酒,发现酒冷了,随口说了句:“温酒来。”猛然发现犯了父亲桓温的名讳,后悔得“流涕呜咽”。

  还有人故意拿着这个开玩笑。据《世说新语·排调》载,有一回司马昭问名将钟会,上古时候的皋陶是个什么人?钟会则恶意地回答说:“亦一时之懿士。”是一时的道德美好之士。恰恰司马昭的老爸是司马懿,这种玩笑他也敢开,可见他们的关系是何等亲密无忌。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