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孤独而痛苦的灵魂——漫谈徐渭诗歌

  十六世纪的明代诗人中,徐渭是一个另类。他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在书、画、诗、文、戏剧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杰出的艺术成就。然而,在这耀眼的光环之下,栖居的又是一个怎样孤独而痛苦的灵魂。

  他的画笔意豪放,色调清晰,层次分明,且多用泼墨。其势一如他的书法,笔力雄放,苍劲有力,深得颜氏之刚健,而又不失澹斋之飘逸(袁宏道评之“苍劲中姿媚跃出”) 欹斜跌宕,使人想见其胸中万股不平。而他的诗文风格亦是如此,既有奇崛险怪之风,也有平淡自然之流,奇崛者似险峰怪石,凄清诡异,平淡者如琐屑世事,清新流畅。

  他生性狂放,性格恣肆,才识又极高。但命途多舛,历尽世事坎坷。他幼年失怙,中年丧偶,科场失意,寄人篱下。他生活的环境也是极度孤独、压抑和苦闷,与他同父异母的长兄一起生活,也是“骨肉煎逼,箕豆相燃。日夜旋顾,惟身与影”(《上提学副使张公书》)的光景。他一生没有得到施展的空间,只得漂泊一生,装疯卖傻,最后精神分裂,误杀贤妻,锒铛入狱。其晚景更是如“七旬过二是今年,垂老无孙守墓田”(《春兴》)这般凄清苦楚。如此多舛的命运,最终造就了一个孤独而痛苦的灵魂。

  命运的苦难容易使人颓废,但徐渭并没有颓废。他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自我生命意识,再加上那桀骜不驯的性格和满腹才华,他并没有于苦难中沉沦,反而在其中剖析自我,焕发出异样的光彩。

  他十几岁作文便“指掌之间,万言可就”(《上提学副使张公书》),凭如此之才气,足以兼济天下,功成名就。“男儿抱策满万言,殿头日炙研水干。今朝一得龙颜笑,明日金鞍摇马鞭。”(《黄鹄歌送冯君》)由此可见其高度自信和放纵。怎奈他科场失意,屡试不中,又不甘落寞,只得寄人篱下,靠出卖自己的文章来生活,这无疑是文人最大的悲哀。

  “命运是徐渭文学及其书画艺术的共同主题,也是其之所以撼人心魄的底蕴所在。”他不屈服于命运,却无法逃避命运的捉弄。世事的反复无常,世间的人情冷暖,使他“才高识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他已习惯于观察和思考事物异质的一面,甚至对于自己也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解构。因而,他的诗歌便显示出与众不同的一面,奇崛诡异,甚至被视作“流为魔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他的诗歌,想象奇特,造语奇崛,诗境凄清险怪,他笔下的险峰怪石、妖女鬼怪、蛟龙野兽,正如唐人笔下的树木江河、繁花绿柳,触目皆是,争相斗艳,形成了一个奇异怪诞的艺术世界。如《天目狮子岩》《白牝蛟两首》《电》《十八日》几首:

  “一岫插天目,宛尔怒猊狞,老释据其口,黄冠复来争。”(《天目狮子岩》)

  “宝山门外白蛟宫,独处千年不嫁雄,顿顿淄涎垂燕子,殷殷霹雳懒吴公。”(《白牝蛟两首》)

  “山窥本避濡,俄惊足下吼,老壁拍波麈,千仞落衣袖。望穷不见外,潋滟明灭久,人天俨未消,劫火烧宇宙。”(《十八日》)

  写面目狰狞的狮子岩,加入了诗人的想象;写兴风作浪的蛟龙,则结合传奇故事;写波浪滔天的潮水,以夸张之法极写惊险。传奇与现实结合,表象与想象交融。写雷电,则或如“列缺俨睢盱,绯冠绛裤襦,矾鲜舌哆,烟焰涨天嘘”(《电》),或如“灭明难捉摸,搜索愈逃逋”,使人头晕目眩,捉摸不定。

  他的笔下鬼怪成群,妖女、饿鬼、阴风、白骨。如《阴风吹火篇》《清凉寺》《十六夜》《旗树》等,写的都是鬼魅之影。读来阴森恐怖,背生寒风。

  即使是写那些生活中的常见的事物,诗人也极力捕捉和描写其奇绝的一面,或写那些细微琐碎的事物。他笔下的雪,不似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绝句》)之皑皑,也不似高适的“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之茫茫,而是“灵雪羞常态,翻奇得品题。千丝罥数蝶,万絮逗粗黎。错落真成剪,匀飞反厌奇。一生只一见,天巧绝风姨。”(《雪坠片如丝者或如钱者皆景绝奇,因专咏》)。他看到的雪花,是一群精灵一般,面带羞涩地从天空飘落,如丝网舞蝶,如飘絮粗黎,打破了传统的和谐之美,形成错落之美。他笔下的松,也如《飞瀑古松》所咏,“乱瀑界苍涯,松风吹雨急。石廊虚无人,高寒不能立。”长在飞瀑苍崖上,风疾雨骤,寒风凛冽的环境之中。

  文长在多舛的命途中深切体会到世界的荒诞,世事之变换无常。在他的眼中,自然山川不是一种宁静的、和谐的美,而是一种被压抑了的、被夸张了的状态,表现出一种于挣扎中的痛感和苦闷。以妖魔鬼怪入诗,也是一种大胆的突破。他的诗从题材到风格,都打破了传统的“温柔敦厚”、和谐之美,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他笔下的鬼怪险峰,正如他被压抑了的人格一样,以一种阴暗、凄凉的调子,诉说着世界的荒诞和内心深沉的苦闷。 责任编辑:泽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