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水的四种美德
2014-02-13 13:41:17 作者:黄贤忠 来源:国学网 已浏览次
老子的思想学说具有强烈的现实功利性和实践性,五千字的玄言虽然精深玄妙,却有着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尤其在教导人如何为人处世上,他给出了很多重要而又朴素的方略,那些看似很矛盾、看似很愚蠢的观点,揭示了人如何在一个纷繁动荡的社会中保全性命、立身立德的真理。而水本来只是自然界一个常见的自然物,在《老子》的文中,水由于本身所具有的特殊属性,在文中变成了一个重要的喻体,老子曾经在书中多次提到水、甘露、江海、川谷等水的意象,以水为喻,来论述其处柔、守雌、虚静的人生观,水几乎承载了所有老子所要表达的美德,所以他才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大致来说水的美德有如下四种:
首先是水对于人类具有至善之功: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翻译成白话就是说:“上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水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对于世界上的生命的意义那是不言而喻的,可以这样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据说人不吃饭可以活七天,但不喝水只能坚持不到三天。水不但为我们直接日常饮用,而且滋养万物、灌溉良田,有了水植物可以生长、有了水动物得以繁衍、有了水世界才变得生机勃勃、气象万千。水不但滋养了人类的生命而且还作为重要的能源来改变我们的生活,水电作为新一代的环保能源正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此外,水还以千变万化的姿态,或为飞泉、或为小溪、或为湖泊、或为大海,来给我们以无限的审美享受。可以说水对于人类社会的贡献实在是非常巨大。
但是水虽然有至善之功,却默默无闻的流向低处,甘愿处在一个谦卑的地位,所以说水的第二种美德就是至谦之德。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就是说:“水善于滋养万物而不和万物相争,停留在大家厌恶的地方,所以这样最接近于道”。 本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只是一个自然现象,但是这个自然现象却揭示一个重要的美德,那就是一个人虽然居功至伟却仍然要保持至善至谦品行。老子认识到,处于高位、尊位的重要人物,自我意识强,容易产生自我中心、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等不良心态,但是往往也是这些人容易为人所嫉妒、所攻击,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象水一样守虚谦下是十分重要。虽然有时有的人可能对于世界的作用和影响非常巨大,但是如果你不懂得如何养光韬晦,一味的夸耀自己的成绩,这样就很容易引起他人的憎恨和厌恶。最后只能给自己带来灾难,所以《老子》将“谦下”作为一条重要的处世原则,特别强调:“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就是说“圣人要领导人民,必须用言辞对人民表示谦下,要想领导人民,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他们的后面。所以,有道的圣人虽然地位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并不感到负担沉重;居于人民之前,而人民并不感到受害。天下的人民都乐意推戴而不感到厌倦。因为他不与人民相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和他相争。”可见这样的理论不但适用做人,也适用于政治。善于用人的为官者是礼贤下士的,善于听取属下的意见的,谦下不骄的。而独尊、独断则是非常有害的。他告诫人们“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守虚戒盈,甘处柔弱,才能保持常德,立于不败之地;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才能够明察事物。
第三是水有至大之量,所谓“江海所以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为百谷王”,就是说“江海所以能够成为百川河流所汇往的地方,乃是由于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老子喜欢用江海来比喻人的处下居后, 同时也以江海象征人博大包容之气度,一滴水可以说是非常渺小的,只要阳光一出来,它就马上会蒸发,但是由于水的谦卑,永远往低处流,不断的汇集承接终于变成海,但是纵然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海洋也永远不会拒绝其他的水滴的加入,这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包容,成就了海洋的浩瀚,而人就是应该学习这种包容的气度和涵养,自古以来多少的历史无数次的证明,只有那些善于吸纳人才、宽容异己的帝王将相,才能有所作为,比如三国的曹操、汉朝的刘秀就是这样的例子。
最后是水德中的至柔之刚,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就是说“遍天下再没有什么东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坚克强却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胜过水。弱胜过强,柔胜过刚,遍天下没有人不知道,但是没有人能实行。”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奇怪的悖论,水是天下最柔软的东西,但同时又是天下最能攻坚克强的,一滴水不断的坚持就可以凿穿金石,即使是最锋利的宝剑,不管怎么砍也砍不断水流,所谓“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这个道理,这根源就在于水的坚持和汇集,一滴水,只要坚持就能洞穿石头,一滴水,只要坚持就能锈蚀宝剑,一滴水,只要不断汇集就能集聚强大的力量无坚不摧。
回顾刚才所说的水的四种美德,可以发现一个逻辑的上的联系,那就是先要努力创建于社会有用的功德,施行至善,但是有了功德却不能高高在上,得意洋洋,而是保持谦卑的低调姿态,继而有了这样的谦虚恭谨的态度,就会有一个宽容的开阔的心胸,继而又在这样海纳百川的肚量中不断积累知识能量,最后这样不断的积累汇集终于会产生巨大的力量,而任何的人经过这样的一个人生修炼过程,不但可以安生立命,而且必将大有作为。
责任编辑:泽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