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小而精”的当代艺术季风

  深圳经济特区终于迎来了自己的首个当代艺术博览会。9月17日至20日,“2015艺术深圳”将在深圳会展中心6号馆举办,展示面积为7500平方米。作为深圳乃至广东唯一一个专注于当代艺术的专业博览会,此次“艺术深圳”共有来自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成都、石家庄、港澳台等36家精品画廊及20余家专业艺术媒体参展。

  这是连续举办了两年的“艺术深圳”一次华丽的转身——由综合性艺术博览会全面转型为当代艺术博览会,由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组委会办公室主办,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承办。作为刚刚转型的艺术博览会,主办方表示,做一个“小而精”、高品质的当代艺术博览会是2015“艺术深圳”的追求。

  广东唯一专注当代艺术的博览会,走“小而精”高端化定位

  如今广东省内有四家专业艺术博览会:艺术广东·国际收藏品及艺术品博览会、广州艺博会、深圳艺博会以及“艺术深圳”。转型之后,“艺术深圳”避免了同质化竞争,成为深圳乃至广东地区唯一一个纯粹的当代艺术博览会。

  因此,虽然是后起之秀,但刚刚转型的“艺术深圳”在市场上受到了肯定,36家精品画廊及20余家专业艺术媒体的参展,打破了往届以本土画廊为主的展商结构,国际级画廊比例明显上升,总体结构更趋均衡。

  主办方介绍,本次展出作品涵盖油画、水墨、版画、雕塑、装置、影像、综合材料、水彩等诸多艺术门类,不仅形式多样,更是汇聚了曾梵志、王广义、方力钧、岳敏君、周春芽、罗中立、叶永青、尚扬、梁铨等众位当代艺术领域中知名艺术家的代表作。无论从参展作品质量还是画廊档次上来看,都位列国内当代艺术市场前茅。

  这种高端化的品牌定位,是对之前两届“艺术深圳”的超越,将为今后艺术深圳的精准化、创新性发展储备更优质的参展资源,更为“艺术深圳”致力本土当代艺术生态的建构打下良好的基础。

  从参展画廊来看,唐人、五五、千高原、美术文献等参加过巴塞尔大展的著名品牌画廊纷纷加入,带动了芳草地、奥赛、八大、博罗那、复言社、锦瑟、瀚艺术等画廊落地,令参展阵容堪称豪华。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广州及深圳本土优秀画廊的集体亮相给广大藏家一个惊喜。事实上,在此之前,因为深圳的艺术博览会定位宽泛,广州的品牌画廊基本从来不来深圳参展。而这一次扉艺廊、如意、五楼空间等广州品牌画廊齐聚“艺术深圳”,给了市场很大的想象空间。

  同时,深圳本土的桥舍、1618等画廊的加入,也让展会更有看点。

  2015“艺术深圳”执行总监李景云告诉记者,此次展会,深圳本土加上广东省内画廊占比达到30%,其他参展商则以北京、上海、成都、武汉等当代艺术较为活跃地区的知名画廊为主。数量虽然不多,但品质较为整齐,真正做到了“小而精”。同时还有十余家在业内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媒体参展,其中包括芭莎艺术、艺术中国、美术文献、雅昌艺术网等。中国建设银行深圳分行也将以“首席合作伙伴”的身份在展会亮相。

  呈现当代艺术精品,首次引入“新媒体艺术空间”主题展

  主办方介绍,此次博览会摒弃了往届展会“经典艺术+当代艺术+艺术衍生品”的办展模式,致力将2015“艺术深圳”打造成一场既接地气又与深圳城市文化定位密切关联的专业性展会。

  此次展会展览面积共计7500平方米,根据组展内容和主题,划分为一个画廊展区、一个主题展区、一个拍卖预展区和一个VIP论坛活动区。同时,“艺术深圳”将配套举办主题研讨、艺术论坛、鉴藏讲座、VIP之夜、拍卖预展等活动。

  在板块划分上,此次博览会共分四大板块:一为艺廊荟萃,主要推介国内优质画廊及其代理的当代艺术经典之作;二为主题展览,此空间将展示由知名策展人策划的“新水墨”、“微体验”、“影像空间”等内容多元化的当代主题展,助力青年艺术家的成长;三为艺媒聚焦,拟邀请艺术类专业媒体汇聚一堂,展示交流;四为谈艺空间,主办方将在此与业内权威机构合作,共同策划组织具有影响力的当代艺术学术论坛、主题研讨会、讲座等。

  活动中,主办方特别邀请到了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皮道坚,当代艺术收藏家林松,大道艺术基金执行董事朱小钧,元培学堂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孝萱,青年批评家段君,《芭莎艺术》副社长果麟等担任主讲嘉宾。

  此外,本届艺术深圳还首次引入“新媒体艺术空间”主题展,以声、光、电等丰富的媒介载体展示新媒体艺术作品,包含声音、录像装置和数字艺术等多样形式,呈现出惊艳的视觉效果。

  此外,2015“艺术深圳”也将继续秉承一年一度的“助力青年艺术家成长”计划,策划了“微体验”、“新水墨新青年”主题展,将为各大画廊引荐最具创作潜力的青年艺术家。

  借力香港,远期目标为打造巴塞尔平行展

  对于关注深圳艺术领域动态的人来说,“艺术深圳”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语。此前,作为文博会“1+N”办展模式的践行者,以综合性艺术博览会面目出现的“艺术深圳”在深圳已经成功举办两届。

  此次转型,李景云表示,是在招展的过程当中听取了一些专业画廊的建议。“不是深圳没有人去买当代艺术品,是因为深圳从来就没有做一场好的、够档次的当代艺术博览会。”她说,一方面,深圳有很多优秀的当代艺术家;另一方面,深圳的当代艺术馆 2016年年底就要开幕了,整个市场的氛围都在朝当代艺术转向。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艺术深圳在展览的时间特别做出了调整,以往放在年底的博览会今年提前到了9月份,这一调整也预示着艺术深圳在长期战略上的改变,李景云介绍,艺术深圳的长远目标是要向香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靠拢,希望在时间和品质上做成巴塞尔平行展,希望能和巴塞尔形成一个互补。

  “其实有很多画廊,还是想借助巴塞尔同期的这些买家资源的。深圳有地域优势,对于参展商来说,参展成本要低60%左右。我们要把香港的资源充分利用起来。”

  主办方说,希望借助这个“艺术深圳”这个当代艺术平台,携手各大专业艺术机构、艺术类媒体以及文化创意企业共同打造新一轮文化艺术交流交易平台,充当深圳艺术市场的炼金石,以精准化的城市文化定位引领潮流、启发自我,成为一张刷新深圳城市品格的时尚标签。并希望深圳用对设计领域的支持力度来支持当代艺术的发展。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