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鉴此身:一种非历史主义视角——当代水墨七人展在京开幕
过云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此次画展出品人郭怀瑾先生在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现场
2015年9月5日下午3点,由北京过云楼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北京百望汇艺术推介中心、威海得月轩美术馆、威海宽襟堂艺术中心、青海昆仑美术馆、寿光居德轩美术馆、洛阳上阳宫文化中心协办得《墨鉴此身:一种非历史主义视角》——当代水墨七人展在北京798卓越艺术空间开幕。
“《墨鉴此身:一种非历史主义视角》——当代水墨七人展”展出了陈子丰、彭博、黄麒元、李骏逸、单鼎凯、谭斐、鹿野骋7位画家近年来创作的作品40余件,展现了他们在水墨画创作上的个体风格,作品回归于个体趣味与身体感知。
水墨艺术作为一种思想载体,是最具东方精神和象征意味的视觉语言。在当代社会文化新的语境中,80后艺术家的水墨作品也正在从一种感性探索趋向理性归纳的独特建构,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当代性和指示性,而如何将传统水墨精神与当代文化感受充分地结合,一直是当代水墨画家们反复探索的课题。陈子丰、彭博、黄麒元、李骏逸、单鼎凯、谭斐、鹿野骋这7位中年画家,他们的作品有共性,也有其无法掩盖其自身特质的欲望。
陈子丰的作品充满着机械美学和诙谐感;彭博的作品通过人物眼神的用墨,表现出一种莫名的忧伤;黄麒元作品用密集的线条去追寻哲学“物与存在的概念”;李骏逸的作品用温暖而又明媚的颜色去展示人们心中最纯粹的梦;单鼎凯的作品无论是幻夜系列的人像还是狗,都带着一种哲学的思辨性,谭斐的作品中用淡水墨来展现出一种朦胧、恬静的美感,鹿野骋的昆虫题材作品像是带我们回到了童年的世界、在观察身边的花草与虫的过程中感知生命的灵动。无奈论用什么表现方式,7位艺术家都用笔墨为鉴,去展示自己对当代文化语境鲜明而又独特的理解。
责任编辑:八宝钿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