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文化金融论坛在沪举行 艺术品金融聚焦冷思考

《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发布一个月之际,“2014文化金融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据悉,本次论坛由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静安区人民政府、上海报业集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等机构主办,由东方文创网、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承办。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发布一个月之际,“2014文化金融论坛”在上海展览中心友谊会堂举行。论坛以“高峰的呼唤:金融动力与文化能量”为主题,聚焦文化和资本的融合发展,破解对接难瓶颈问题,并首次从冷思考的视角聚焦“艺术品与金融的跨界融合”。

      据悉,本次论坛由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静安区人民政府、上海报业集团、中国金融信息中心、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等机构主办,由东方文创网、上海民族民俗民间文化创意推广中心承办。

      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与金融之间相互支持与渗透日益显现。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已成为文化产业实现市场化、专业化、资本化发展的关键。金融机构的积极介入,金融手段的创新使用,各类资本的大量投入,融资体系的不断完善,都在助推文化产业加速升级。然而,“文化金融”概念不明、行业结构亟待优化、体制机制保障缺失等问题,也致使文化与金融仍存在较大的鸿沟。据统计,目前国内有200多万家文化企业,其中80%是小微文化企业。小微文化企业大量存在于文化产业链前端,进行着文化产业领域极为重要的内容生产。但小微企业由于轻资产多,普遍规模较小,难以与金融实现对接。对文化企业的融资而言,除了走IPO通道外,暂无更好的直接融资通道,但文化企业达到上市要求的很少。因此,现阶段文化企业发生最多的融资是项目融资。项目融资发生额小,时间较短,难以获得银行贷款。从现实数据来看,企业发展仍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入,在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结构中银行仅占10%,文化产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占比仅为22%,金融对文化企业的融资支持仍然有限。

      在此背景下,国家和地方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文化产业与金融等领域融合发展。今年2月,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3月,文化部、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8月,文化部联合工信部、财政部下发《关于大力支持小微文化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11月20日,上海出台《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全面推动上海文化金融的发展,该政策围绕文化金融合的作机制、合作渠道、合作环境三方面,推出了建立文化金融合作联席会议制度、创建文化金融合作试验区、支持文化金融融合创新等政策。

      “2014文化金融论坛”的召开,是上海呼应中央与地方相关政策的具体举措。论坛吸引了来自文化界、艺术界、金融界、学术界以及相关产业领域近300余人,近三十位演讲嘉宾多角度、全方位地探讨文化金融各个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之道,为文化各类要素主体更加稳妥地实现文化金融对接提供新鲜视角与实践策略。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