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派艺术展”VIP论坛在沪开幕

      11月23日,由上海海派书画院主办,上海东方文化创意发展中心承办,世界华人收藏家协会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家名企文化产业合作联盟协会协同支持的“新海派艺术展”VIP论坛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举行。

      随着时代变迁,海派文化不断兼容吸收着不同文化精髓,让“海纳百川”的精神本质得以延续和发展。在声名远扬的近现代海派书画家之后,上海涌现了一批改革开放后显示出旺盛创作精力的艺术家们。他们继承了海派艺术的传统,面向上海、全国乃至国际艺术品市场,承前启后,在学术和市场两方面都有相当不俗的口碑和业绩,弥补了上海艺术品市场的空缺。为更多的收藏者提供创造了更多的艺术品鉴与交流机会。此次展览与论坛位于亚洲规模最大的时尚中心——上海国际时尚中心。由原上海十七棉改建后的时尚创意园区,今天已成为杨浦区东外滩的又一时尚地标。跨界融合国际名品与艺术休闲,是建筑空间、艺术美学、国际时尚融合的典型代表。

      由上海海派书画院主办,上海东方文化创意发展中心承办,世界华人收藏家协会和中外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名家名企文化产业合作联盟协会协同支持的“新海派艺术展”VIP论坛正是基于“艺术新海派,收藏新风向”这一主题展开了讨论。

      本次论坛内容充实、嘉宾云集。上海时尚中心总经理朱伟名总经理致辞欢迎。上海海派书画院吴国华副院长就“海派书画的传承和发展”发表了自己独特的见解;欧洲资深艺术投资顾问、外滩22号艺术部负责人Carlito先生则用流利的中文介绍了艺术品投资在西方的现状,并给到场的嘉宾很多建议。主题讲座则邀请了复旦大学文博学院常务副主任、复旦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胡志祥教授。胡教授对“艺术品市场分析与珍品赏析”进行了详尽而精到的分析,

      论坛另一亮点是,四位来自不同行业的精英与胡教授一同探讨收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给各自生活带来的变化和感悟。收藏,可以是针对某一领域、某一具象实体,也可以是我们生活当中多维角度、立体综合的一种生活方式。现场,各藏家、艺术机构负责人,也积极参与深入探讨了艺术价值如何挖掘、海派艺术如何创新等话题。今后如何加强艺术与金融的跨界结合,用更富有创意和感染力的面貌来迎接艺术品消费者及收藏者,不仅是大家感兴趣的话题,也是今后论坛将持续探讨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新海派艺术展”VIP论坛首次与慈善公益挂钩,联手君爱特殊青少年康复中心举行了公益募捐活动。来自四川,不幸罹患肌肉萎缩症的小朋友李隆鑫来到论坛现场,向大家展示了他特殊的绘画天赋,分享了他坚持梦想的故事。现场,身着海派旗袍的爱心太太们被李隆鑫特别的手绘明信片和追梦故事所打动,踊跃募捐收藏这套珍贵的明信片。李隆鑫小朋友在舞台上与志愿者一起演唱起《隐形的翅膀》,表达自己的感恩之心,并向台下放飞写满祝福的纸飞机,现场气氛温馨感人。

      论坛负责人表示,收藏,可以是一种实物,也可以是无形的生活方式,更可以是一种爱心的珍藏。艺术正能量,除了画作本身给人耳目一新之余,更应该让艺术家们反思自身的生存状态。同时在11月21日——25日期间,在上海国际时尚中心,作为上海艺博会唯一官方指定的衍生主题展——上海艺博会“新海派艺术展”也将成为本年度沪上艺术季的亮点之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