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项目:明中都城凤阳 2006年归入“明中都皇故城”

      明中都城位于凤阳县西北部,东起独山山麓,南至老人桥,西接马鞍山,北抵京沪铁路,西南伸出凤凰山山嘴南坡,占地面积约为50平方公里。明中都城由内、中、外三道城组成。内为皇城,又称紫禁城,中为禁垣,外为中都城。附属建筑包括圜丘、方丘、涂山门、观星台。圜丘遗址位于凤阳县城西乡龙盘村中部;方丘遗址位于凤阳县门台镇陈嘴村东;涂山门在凤阳县城西乡地子庵村西北200余米处;观星台位于凤阳县府城镇东部独山之巅。圜丘和方丘是洪武初年祭祀天地的场所,涂山门是明中都城西垣唯一的一座门,门址夯土台基仍保持原来轮廓,是中都城9门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个城门遗址。

      圜丘建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洪武八年,朱元璋曾往圜丘祭天。天启元年《凤阳新书》云:“殿垣久废基址存”。建国后,圆丘主要殿址已不存,尚存遗址。圆丘遗址呈圆形,南北长238米,东西宽234米,外边为宽30米的圈深沟,遗址中部土台高5米,北部高8米,经调查勘探,证实整圆丘建筑别具一格,是一座直径1.1公里的圆形建筑区,外围建有护墙,四条宽20米由块石铺成的通道从四面通向圆心的祭天圆丘。

      方丘又名方泽,明洪武四年正月建。天启元年《凤阳新书》云:方丘“殿宇树林,因近淮水,淹没”,“坛址存”,尚有“留守左卫巡守”。清乾隆《凤阳县志》则云:“方丘,今土名方丘湖,夏秋水发,灏瀚至山根,水落则一片平荒,略无方丘形迹。”方丘斋宫台址尚存,为一高大平台。北部为祭殿台址,高出平地近2米,较为完整,东西宽63.5米,南北长29.5米,其上布列石础18个,分三排,每排六柱,可知殿为五间。今殿址上遗物皆毁,遗址尚存。方丘斋宫遗址略呈方形,每边220米,面积4.48万平方米。中部有一扁形高台,南北长78米,东西宽160米,当为祭殿遗址。

      涂山门是中都在西垣唯一的一座门,位于正中偏南,因“禹会诸侯于涂山”之涂山,距此不远,故名。现今涂山门遗址平面呈长方形,北部和南部土台陡壁如峭。南土台东西长15米,南北宽11米,高5米,北土台东西长16米,南北宽10米,高6.2米,基本保持昔日夯力台基的轮廓。观星台,又称钦天监、观象台。明洪武5年7月始建,7年7月已大致完工。台为三层,上有“浑天之仪、璇玑、玉衡铜盘天文仪器。平面呈南北长方形大平台,南北长65米,东西宽45.5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四周有宽1-2米的圩埂,平台中部呈一圆形山顶,高出平台约10米。顶尖为一直径5米的圆平面。由于中都城建在高亢的原土层上,地层未经扰乱,遗址清晰可辨。中都城砖包的城墙地段,土埂壁立、土筑的城墙基址宛然。2006年在国务院公布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作为合并项目,被归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中都皇故城及皇陵石刻”中。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