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字洞遗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人字洞遗址位于繁昌县孙村镇西北2公里的癞痢山南坡, 地理坐标为东经118°5′46″、北纬31°3′23″。遗址地貌为长江下游平原上的喀斯特残丘,海拔一般为100—230米左右,癞痢山海拔高度142.2米。为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距今约200—250万年。

 

      人字洞遗址是1998年5月份被发现的,同年即由国家“九五”攀登专项安徽课题组对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试掘,先后经过4年六次正式发掘,发掘深度10米,发掘面积约50平方米。遗址是一处洞穴堆积,堆积平均宽度8米左右,地表出露厚度31.5米,自上而下可分为九个自然层,三个沉积单元。第一沉积单元为第1—2层的坡积物,第2沉积单元为第3—7层的棕红色亚质粘土,中夹灰岩角砾;第三沉积单元为第8层以下未见底,岩性为粘土、细砂、小砾石等细粒堆积。石制品、骨制品及重要化石标本主要集中于第二沉积单元。

 

      经发掘已取得丰硕成果,发现石制品100多件,系用6种不同岩石制成,它们分别为各种品质的铁矿石、硅质泥岩、硅质灰岩、石英砂岩、片麻岩、燧石,其中铁矿石占百分之五十以上,如此高的比例是我国以前旧石器考古资料中所未见的。石制品基本上是小型的,以打制刮削器为主要类型;骨制品有几十件,打击点清楚可见的骨器近十件;与人工石制品共同出土的还有数量众多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包括哺乳动物各类:灵长类、厚黄狒、啮齿类、食虫类、食肉类、长鼻类、奇蹄类、偶蹄类,还有龟鳖类、鸟类,共计有脊椎动物化石76种,标本6000多件。经研究确认,以人字洞出土化石为代表的哺乳动物群,具有更新世早期的特征。

 

      人字洞遗址地层清楚,动物群性质稳定,含有古人类制品及获得丰硕的第四纪环境演变方面的信息。遗址的发掘和研究工作对古人类学、古生物学、地质学、考古学和相关学科产生重大的影响。人字洞遗址发现的人工石制品和骨制品,证明了我国早期人类活动的存在。该遗址是目前欧亚地区发现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将亚洲人类的历史提前了几十万年,为亚洲是早期人类起源地区之一的观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