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青白釉粉盒集中代表南方青白瓷系最高水平
图1
图2
图3
粉盒用于盛放妆粉、胭脂、黛粉,也可盛放香料和香油,是古代妇女闺房中不可少的器皿。古代妇女使用妆粉兴于战国时期,妆饰形式丰富多彩,用粉装饰面部,用胭脂涂抹两颊,用黛粉修饰眉毛,至唐代非常流行。如白居易《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粉黛借代后宫诸女,并以此反衬杨玉环惊人的美貌。粉盒在唐代已有烧制,到宋代盛行。粉盒盛放香料的实物也有出土,如河北易县静志寺舍利塔塔基出土一件宋代定窑白瓷盒,盒内面墨书三位施主姓名,又各施香一两或半两,且署明年月为太平兴国二年五月二十二日,此盒可作盛放香的盒子使用。
宋代粉盒造型多样,有圆形、瓜棱形、八角形、石榴形,以及双联盒、三联盒、子母盒等。唐、五代粉盒装饰较少,一般素面为多,以釉取胜。宋代纹饰较多,盖面模印各式花卉,图案富于变化,其中有折枝牡丹、莲花、团花、菊瓣、莲蓬等。越窑、定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都有烧造。粉盒造型精巧、纹饰丰富,与女性的生活、情感和审美有着密切的关联。笔者整理了一组宋代瓷粉盒资料,介绍如下:
镇江市南郊黄鹤水泥制杆厂北宋墓出土1件青白釉带盖子母粉盒(图1),通高5.4厘米,口径10.6厘米,底径6.7厘米。盒内中心塑一小猴,周围分布荷叶和三个小盒,在盒壁、猴、茎叶上点褐彩,与青翠欲滴的釉色相映生辉。此盒内三个小盒除放置粉外,也可放置黛、胭脂化妆颜料。
镇江扬中永鑫堂藏景德镇窑青白釉带盖印花纹粉盒(图2),通高5.8厘米,口径7.8厘米,底径5.4厘米;盖微隆,盒子口,浅腹,平底;盖面模印花卉纹;胎白略粗,全器施釉,口沿及底无釉。
镇江市乌龟山北宋墓出土一件景德镇窑青白釉瓷粉盒(图3),通高10厘米,口径6.5厘米,底径4.4厘米。器呈瓜形,盖顶下凹,瓜蒂形钮;盒子口,平底微凹;盖身刻划菊花纹,器身刻划花叶纹;胎洁白细腻,全器施釉,口沿无釉,釉色莹润透白。
镇江宋墓出土景德镇窑青白釉粉盒较多,有些粉盒底部还有戳记,如在火车站北宋墓出土的1件青白釉粉盒,底部就有“□家合子记”的戳记。据考证,景德镇湖田窑遗址也发现有北宋时期盒底部有“段家盒子记”、“吴家合子记”、“许家盒子记”等十多家作坊牌号。一家作坊的产品在社会上赢得声誉,很快便有其他作坊建立起来,各家为宣传自己的商品,在器物上戳印姓氏名号,扩大销路,进行市场竞争,在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
青白瓷是我国宋代时期烧造的瓷器品种之一。它以釉色介于青、白之间,青中有白,白中闪青而得名。晚清称为“影青”、“映青”等。宋代文献仅见青白瓷一名,无影青之称。晚清至民国有“隐青”、“映青”、“印青”等名称。如许之衡《饮流斋说瓷》“素瓷甚薄,雕花纹而映出青色者谓之影青”。宋代烧造青白瓷的瓷窑较多,而以江西省景德镇窑所烧造的青白釉瓷器最佳,无论数量、质量、造型、釉色都无可相比,集中地代表了南方青白瓷系的最高水平。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