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险情绪催热黄金市场 “中国大妈”渐趋理性
2016-03-07 13:32: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已浏览次
开年以来,黄金价格一路高歌猛进,前些年以爆买黄金闻名全球的“中国大妈”重回舆论视野。从国内到国外,“大妈”金店扫货的消息频出。但业界人士指出,最近黄金市场需求量确有提升,却并未出现“大量抢购”的状况,经过多年“被套牢”教育的“中国大妈”已不再像2013年那样疯狂。
避险情绪催涨金价 “中国大妈”不再疯狂
受股市行情走低、全球经济放缓等因素影响,近期黄金市场快速升温。数据显示,国际金价2月累计上涨约10.5%,创下4年来最大单月涨幅,3月3日更一度攀升至1264美元每盎司。国内金价也涨幅明显,春节前后每克报价不到240元(人民币,下同),3月4日已涨至260元左右。
黄金价格上涨,以“中国大妈”为代表的黄金投资者开始积极入市。春节期间,不少黄金、金饰店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增长一成至两成。
当时入手100克黄金的吴女士向中新社记者介绍,购买时每克仅花了238.5元,总计23850元。按照现在260元左右的市场价,总价已涨至26000元,浮盈2000多元。
除黄金外,近期金币、纸黄金等产品价格涨幅也不小。长期进行黄金类产品投资的魏女士称,今年1月22日花7433元买入的30克2016版熊猫普制封装金币,到3月2日市场售价为8347元,浮盈近1000元。另有投资者表示,纸黄金也在大涨,“投了一万多元,过了个年涨了一千多元”。
世界黄金协会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王立新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最近黄金市场需求确实增多,但并没有出现夸张的、大量抢购的现象。“在股市低迷、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背景下,此轮黄金市场活跃主要受避险情绪影响,加之金价上升时间还较短,大部分投资者处于观望状态”。
另一方面,王立新指出,经过多年“被套牢”的教育,如今的“中国大妈”也不再像2013年那么疯狂,黄金投资渐趋理性。
专家建议理性投资 “鸡蛋别放同一个篮子”
被金市深度套牢的“中国大妈”,一度成为投资理财的反面教材。国际金价大跌的2013到2014年,她们曾以每盎司1200至1350美元的价格数次抢购黄金。但之后市场长期低迷,一大波冲进华尔街抢金的人至今仍未解套。
去年12月发行的航天纪念钞,曾被炒到“一钞难求”,价格狂飙至面值的数倍。但如今价格暴跌,已回落至面值附近,在收藏市场鲜有问津,有民众将其当作普通纸币存入银行。
对于黄金等具有一定保值或收藏功能的投资产品价格波动,王立新表示,投资者应理性看待,不要因为短期价格起伏而过分紧张。“要以分散资产风险、优化资产配置的心态来投资,而不是短期‘炒’产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