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四美:自古将草木和美人相提并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春江鱼语凝,秋关雁声寒。凤仪月垂泪,华清香已散。”由李玉刚主演的大型歌剧《四美图》可谓是对古代四大美女的一次全新演绎,不仅有古香古色古音古情,更有新词新调新容新貌,让人一窥四大美女的绝世容颜,聆听其坎坷曲折的人生故事。

 

  笔者收藏有一款银制小屏风,共四块,每块长15.5厘米、宽4.5厘米、厚0.5厘米。在屏风的底部,有楷书“古代四大美女”的字样,画面分别为“昭君出塞”、“贵妃醉酒”、“西施浣纱”和“貂蝉拜月”。

 

  只见昭君身穿斗篷衣,手拿琵琶,低首垂眉,心念故乡,背后梅花开放,疏影暗香,与纷飞的白雪相映成趣,“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直入了杜甫《咏怀古迹》诗的意境。玉环盛装而来,鬓上云钗,披肩飘落,她手抚脸庞,微微发烫,看来醉意正浓,背后牡丹绽放,万紫千红,雍容华贵,“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乱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可以说是李白《清平调》的完美再现。西施青衣青裳,款款前行,竹篮中的衣裳散发着被皂角洗过的幽香,小河里流水泛泛东流,河水中莲花亭亭净植,荷叶田田,鱼游虾戏,“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朝仍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王维的《西施咏》悄悄吟咏,口齿生香。貂蝉身材修长,衣袂飘飞,她手执条香,焚香膜拜,背后柳枝低垂,菊现苞蕾,正是初秋时节,“红牙催拍燕飞忙,一片行云到画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脸容初断故人肠”,《三国演义》中咏貂蝉的诗句,犹在耳边萦绕。

 

  屏风表意为四美,其实正暗含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自古便将草木和美人相提并论,《离骚》中有“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的句子,以四美比喻四季,用四季来衬托四美,正是恰如其分。

 

  屏风背部有“足银”字样,即含银量千分数不少于990,银的成色很足。既是足银,又是工艺品,而且距今已经有百年历史,这款小屏风自然远非现代工艺品所能比拟的了。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