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证书见证建国初期扫盲运动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识字证书

 

  1950年至1955年期间,我国掀起了第一次扫盲运动,先后有1亿多人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我的父亲,就是在1953年参加了业务扫盲班的学习,并获得了这张《识字证书》(见图)。

 

  父亲曾参加过解放东北的战役,又辗转厦门当过三年警卫,1953年转业被安排到铁路管理局工作。由于家庭贫困,父亲没接受过正规的学习与教育,他不认识几个字,很难胜任领导安排的工作。上学读书识字一直是父亲梦寐以求的愿望,一次偶然的机会,父亲听说单位开设了业余扫盲班,他积极报名参加,如饥似渴地利用休息时间刻苦学习,背生字,在手心写生字……经过将近1年的培训,父亲顺利毕业,获得了这张《识字证书》。

 

  这张《识字证书》长26厘米,宽18.4厘米,四周圈有边饰花纹,上方中间处印有毛泽东头像,头像左右各有1面红旗,证书的中央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底下印有列车图案和铁路标志。证书右侧边沿上,有一行已被裁成两半的字体,可见此证书肯定还有另一半存根。边饰花纹内部,右侧印有“识字证书”4个大字,下边印有该证书的序号,接着印有和写有“李超和现年36岁参加速成识字学习,经过考试合于扫除文盲标准。”此证颁证日期为“1954年8月23日”,并在证书的左下方,盖有“哈尔滨铁路管理局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主任、副主任”的朱红色印章。

 

  另外,这张证书背面还印有成绩表,用黑色钢笔记录了“认字××个、阅读××分、写作××分”这三项内容(具体数字因年代久远,已难辨认),可见当时扫盲班的培训内容主要包括这三项。

 

  这张《识字证书》的背后隐藏着父亲精彩的识字故事,是一段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资料,也是当时扫盲运动的真实见证,让文盲的父亲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让他从不识几个字的小职员,蜕变成为知书识字的管理层干部,深深地改写了父亲的命运。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