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交所市场迎来疲软 投资藏品首选老精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自然规律,人类领悟了1万多年了。被多数人接受的规律,有一条就是世界万物都在不停变化,唯一不变的就是这种变化。文交所两年以来也是变化不断。电子盘的变化速度飞快,未来这种变化还会更快。但是到底会如何变化呢?谁又是文交所的主宰?

 

  首先今日的南京文交所是业界龙头,但是后起之秀似乎也不甘示弱,中艺昨日差点成交量就超过南京了,而且一些别的小文交所今日也是上涨趋势猖獗。当年文交所的设计师认为文化产业会有发展,认为收藏品奇货可居,能在这个多元化发展的市场有一席之地。笔者认为他得眼观是是长远的,对收藏市场也是颇有见地的。

 

  在收藏市场,一直都有一个铁一般的规则,那就是物以稀而贵,藏品的市场价格一直受这个影响。而这个规则也是适用于文交所的,如今文交所已不再新鲜,两年的时间,让大大小小的文交所逐渐遍布大江南北,当年稀罕的如今已不再了。而市场的发展往往就是供求关系的发展,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价格就会上涨,反之下跌。现在文交所众多,想要一家独大那是不大现实的,投资市场总的就是这么大,在每个文交所共同瓜分一点投资者资源之后,可想而知的。

 

  而这两年来,南京文交所也在不断的扩容,供求关系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供大于求的趋势慢慢形成,价格的也开始疲软。不过好在南京文交所的管理开始未雨绸缪,做到主动调整,吸引机构和基金,鼓励锁仓,而且开始在中南文交所进行市值配售实验。所以至少目前来说南京文交所还是很理性的,调整也是因为其发展需要。如今南京步入了调整,那么是否调整之后将会迎来另一番繁荣呢?

 

  之前笔者在网上看到一个调整方案,这个方案简单来说就是若果你持有虎大版10张,持有6个月,就可以托管3张虎大版,其中一张虎大版一年之内不许卖。当然这只是个人理解,不是真的。但是这种方案对于现在又持仓的投资者是一种保护,让扩容带来的风险降低。如果这种政策在南京文交所实行,对于稳定大盘又利好作用。但是这种政策是不能改变供大于求的趋势,也是无法阻挡文交所进入成熟期。也就是说文交所的暴利时代要结束了。

 

  虽然暴利将要远去,但不是否定文交所就失去投资价值。投资者还是可以选择文交所投资者,这只是市场多元化发展的一个局部。不过之后要如何投资文交所呢?

 

  接下去选择藏品,更应该选择哪种老精稀的藏品,也许很多人不清楚这是为什么?在收藏品市场时间越久的、品质越精致优良的、同时还需要是现存量少的藏品是众多收藏投资者选择的标准,那么在文交所也是一样的,文交所里值得投资的也是老精稀,投资小市值老精稀会慢慢被市场认可。

 

  市场是连通的,文交所虽是把邮币卡邮币卡市场电子盘化了,但依旧离不开现货市场的支撑和影响。 那么在互相作用下,文交所电子盘上的藏品也必然会和藏品市场一同遵循“物以稀为贵”的准则。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