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收藏文献:用文字和图片印证抗战历史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80多年前,在国家和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难关头,面对凶残的日本侵略者,中华儿女同仇敌忾,众志成城,前赴后继,英勇斗争,展开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全民族的伟大抗战,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正义战胜邪恶的英雄史诗,也留下了大量珍稀的抗战史料。然而,这些散落民间的抗战史料正在逐渐消失。孔夫子旧书网的广大书友多年来自发地抢救挖掘抗战文献,从废纸堆里搜寻出数万种抗战文献。这些文献是中华民族全民奋勇抗争、团结抗战的史证,真实、鲜活地反映了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
孔夫子旧书网与孔夫子旧书网抢救国宝志愿者俱乐部梳理了保存的部分抗日文献,精选出千余件代表性史料,以纪念那些在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先烈们!
抗战开端
《救国旬刊》“九一八纪念号”
九一八是个什么日子?是日本完成占领的日子,是英国装聋的日子,是美国着急的日子,是国联委曲求全的日子,是中国甘心屈服或振奋复兴的日子!
《暴日侵寇,东北专刊》
“九一八”事变,举世震惊。中国各大小报纸纷纷刊印日寇占领东三省之侵略事件,中国各界民众奔走相告,全国掀起了抗日救国浪潮。
《救国旬刊》创刊号
为了支援东北的抗日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的第9天,流亡到关内的东北同胞在北平奉天会馆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救国会于1932年2月出版了《救国旬刊》。
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打出坚决抗战的旗帜
在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堪称夺取胜利的民族先锋和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最危急的关头,顺应潮流、敢于担当,鲜明地打出了坚决抗战的旗帜,点燃了全民族抗日救亡的火焰,支撑中华民族的抗战希望和信念。在战场上,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科学道路。
《抗敌》创刊号
新四军抗敌编辑委员会编辑,新四军抗敌社1939年2月15日出版。《抗敌》发刊词说:新四军在抗战中“发展壮大起来了”,“不仅在作战上、在工作中,积蓄了很多的经验和教训,需要我们用自我批评的精神来检讨和接受,而且新的环境中新的任务的完成更需要我们去慎密地研究和计划”,“征集各部队首长和各级干部的宝贵意见,使我们能在新的环境中,顺利完成我们所负担的任务。”“愿使我们的《抗敌》成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的一个大放光亮的灯塔!”
《共产党人发刊词》
1939年10月4日,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创刊,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教务处印。毛泽东为该刊作《共产党人发刊词,提出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第一次提出“马列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是“三大法宝”的中心一环。
《吕梁英雄传》
《吕梁英雄传》是当代著名作家马烽、西戎合著的我国第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抵御日本侵略者,并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发表的长篇小说,是吕梁革命史的真实写照。
多色草纸印刷的抗战文物——共产党抗战艰苦岁月的真实写照
翻开这些书页,会发现这类书的与众不同——它的书页呈粉色、黄色、绿色、白色等等五六种颜色,即使随着时间褪色,今天看来仍然鲜艳亮丽。但这并不是出版者故意追求美观,而是当年艰苦条件的产物:战争年代物资极度匮乏,印一部书白纸不够用,只能收集太行山老百姓印年画、贴窗花的彩纸,因此便形成了这样五颜六色的彩色书。
《血战在晋冀鲁豫边区》
山东新华书店出版,时间不详。主要记述抗战时期八路军一二九师在晋冀鲁豫边区的战斗历程。有《陈锡联率团夜袭阳明堡敌机场》《百团大战》等战役的报道。
《抗日的第八路军》
赵轶林编著,自力出版社,1937年10月初版本,抗战小丛书系列之一。该书是一本通讯报道集,包括《八路军为什么放弃瑞金》《二万五千里的长征》《从陕北到山西》《八路军中的人物》《抗日军政大学》《国共合作与红军改编》《八路军将领题名录》《在西战场活跃之八路军》等篇。
全民抗战史歌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炮声,是日本法西斯全面发动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起点,世界第一个反法西斯战场亦由此开辟。本部分展览通过众多珍贵的史料,从多方面展示了全民抗战的烽火岁月。
《保卫卢沟桥 三幕剧》
中国剧作者协会编,戏剧时代出版社出版。《保卫卢沟桥》堪称话剧史上的奇迹,是“一颗掷向民众深处的爆烈弹,猛烈地激动每一个观众的神经,沸腾他们的热血”。剧本由崔嵬、张季纯、马彦祥、王震之、阿英、于伶、宋之的、姚时晓、舒非(袁文
殊)等17人执笔编写,冼星海、周
巍峙等谱写歌曲,由夏衍、郑伯
奇、张庚、孙师毅4人整理。
《新生画报号外——抗日画报》第1卷第2期
1937年9月6日出版。
《铁血》旬刊
《铁血》旬刊由铁血社出版,此刊为《铁血》第三期,1937年12月15日出版。内收《战局分析》《动员民众与民众动员》《严防汉奸》《日本侵略中国史》等文。
《国闻周报 战时特刊》
1937年8月24日出版。
《抗战八年木刻选集》
1946年8月,中华全国木刻协会为了检阅抗战以来的木刻创作成果,在上海举办了大型的木刻展览,并从数千件展品中精选出75位活跃的木刻家的100幅作品,辑集成《抗战八年木刻选集》,由开明书店出版。本书选取的一幅幅木刻真实记录了中国人民八年抗战岁月,并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对我国现代木刻发展成绩的一次集中巡礼。
胜利的凯歌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民族洗去百年屈辱,赢得了地位、自信和尊严!
《日本投降记》
“侵略魁首之国家,其覆败之经过与原因,则既有以尽综合叙述之责”。本书首先从大的格局和内外方面分析了日本投降和中华民族抗战胜利的必然性以及阐述了日本投降的原因,其次叙述了日本投降前后的情况。
《同盟抗战胜利纪念》
纪念二战胜利的宣传页,蒋介石、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四巨头。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英、美、苏联结成盟国共同作战,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战争,最终获得日本无条件投降,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八年抗战》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付出了惨痛的牺牲用血肉换来的。中华民族在这黑暗的八年的反抗是一场殊死的拼搏,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战争中所面临的更是无数的内忧外患。
关于抗战的纪念刊、特刊
中共相关期刊以重大纪念日为契机进行抗日宣传,既在一定程度上提醒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又将党的方针、政策融入其中、传达下去,加深了人们对中共的理解与支持,对广大民众起到了教育、鼓动和引导作用,产生了积极效果。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