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挝价差十倍 疯狂的石头为何引来大批走私客
陆文超老挝之行带来的老挝石,被他称为“山料”,所谓“山料”,即为直接从原生矿开采的石材。
去老挝的石商将此称为“水料”,他们认为这种石头比“山料”更具价值。“水料”是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由河水冲击至河流中上游而形成的石材。
去年中秋,浙江青田山口镇的石商陆文超终于按捺不住了。圈子里一个个关于老挝石的财富神话,使他萌生了去原矿看看的想法。
那时候,老挝石的价格正处于巅峰,一方质地尚可的老挝石售价可达3000元。即便如此,相比产自中国的四大名石,这价钱依然是九牛一毛而已。与老挝石有些相 似的寿山高山石,质地一般也能轻易卖到2至5万元,而自古便“一两田黄三两金”的寿山田黄,更涨到了令人咋舌的3至6万元一克。
正是这悬殊的价格差距,让老挝石在几年的时间里横扫印石市场。2013年开始,大批石商涌入老挝阿速坡省收购,更多的商人则在外围,从福州和青田商人那里拿货,运往全国。这股风潮在2014年下半年达到顶峰。
山路崎岖泥泞
惊险上山路
在国内市场风光无二的老挝石,藏身于老挝阿速坡省孟高与蒲翁两县那片被原始森林覆盖的山脉中。过去很多年里,这里出产的大红酸枝木料被源源不断地走私到中国,制成价格高昂的红木家具。如今,为了老挝石,又一批淘金者满怀热情赶来。
“山上的路根本不能算路。毫不夸张地说,就是电视里拍的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走过的路。”陆文超向第一财经回忆道,进山寻石的过程,比野外探险更刺激。
上山之前,陆文超和朋友已经做好心理准备:预计在山上呆3天。他们储备了饼干、矿泉水和八宝粥,一路上要“省着点儿吃”,山上是没有补给的地方的。矿泉水尤其要备足,因为“山里的溪水不能喝,有蚂蟥和蚂蟥卵。”雨季过后的老挝山区,依旧十分潮湿。夜晚休息只能露营,帐篷、吊床和睡袋,他们准备依靠这些装备打发疲惫。
但路途的艰难依旧超出预料。山路泥泞到几乎可以没过人的膝盖,丛生的灌木时常挡住去路。上山坐的大型柴油拖拉机,一米多高的轮胎依然不够“强壮”,还必须借助钢索:四名工人将钢索拉上山,拴在坡顶的大树上,拖拉机绞着铁索,攀援而上。到了钢索尽头,工人需要再拉一次钢索。“这非常危险。”陆文超说,过陡坡时,一旦树干倒塌或别的什么意外出现,车祸就不可避免。
但他依旧认为值得,即便山下的阿速坡省也能买到石头。“最好的刚出来就被抢光了。不上山,拿不到第一手的好料。”他说。
老挝石与四大国石之一的寿山高山石颇为相像。同时,它的韧性、均匀度和硬度都形成爽利的“刀感”,适宜篆刻家创作。陆文超所去的一座山上,有多个老挝石的矿 点。据他介绍,老挝石属于地表矿,开采简单,只要钢铲、铁锤等工具,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炸药。这种开采方式也赋予老挝石另一个优点:较少裂纹。
正在挖石头的大多是当地农民。山上虽有军队守卫矿脉,但在当时,靠着缴纳“人头费”,玉石商人依旧能够在山顶上拿到石头。“每个人交1000美元,运气好的 话,可以拿到很多石头。”但时间不能超过7天,因为军队轮值的周期是7到10天。下一队军人上山之前,他们必须离开,否则,到手的石头就会被没收。
与寿山田黄有些相似,石商也将老挝石分为“山料”和“水料”。所谓“山料”,就是山上开掘的原生矿,“水料”则是矿石从山体滑落,掉到水中,经过冲刷长出了 “石皮”的石头。当时山上大部分商人选择的是山料,但陆文超凭着多年经营印石的经验,将目光瞄准了“水坑”石。他坚信,“水料”的价格一定会比山料更为坚 挺。“同时,水坑石也容易携带,一块最多几斤,放在麻袋里就能背下山。”
等到陆文超陆续带回老挝石,其实市场已经趋于饱和,好在他着力于“水料”的买卖,收益还算不错。
到今年春节,由于一批石商抛售,老挝石的价格开始从高处回落,价格遭到腰斩。“在青田,赚了几十万的只有几个人而已,有些人押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本,到现在也卖不掉。”陆文超说。在上海云洲古玩城经营印石的张铭则告诉第一财经,他5年前就收到过老挝石,“起初,大家谁也没见过这种石料。一些商人就将它作为寿山石和巴林石卖,迷惑了一批不懂的人,一方最高能够卖到几万。”直至谎言被戳穿,价格又急剧下降,石商纷纷抛售,以保住市场份额。老挝石的价格,在最初阶段就经历了两个极端。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对这种新石材的认知度也提高了。
淌水的拖拉机
疯狂“躲猫猫”
老挝石的出现,对于石商不啻于久旱后的甘霖。就矿产的种类而言,老挝石与四大国石,都属于叶腊石。在《印石资源的现状与前景》一文中,中国宝玉石协 会印石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夏法起曾谈到,建国以来,尤其是近10多年,叶腊石开采量迅速减少,面临矿脉枯竭的问题,“附存于叶腊石中的印石资源及开采量迅速减少,印石市场供需矛盾日渐突出……”。
如今,四大国石中,仅有内蒙古的巴林石还在以一定的量开采,而寿山、青田、昌化的矿脉每年锐减的开采量,面对庞大的市场,明显供不应求。
老挝石正是在此背景下进入了中国的市场。陆文超的家乡青田山口镇,本就是四大名石之一的青田石的出产地。背靠青田石与寿山石的矿脉以及源远流长的石雕文化, 那里与福州同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印石市场。但现在,老挝石在数量上占据了这两个市场的主流。“在福州,基本上80%的交易量都是老挝石。在青田比率没那么 高,但绝大部分石商都会经营这种石头。”陆文超说。
2014年3月之前,陆文超尚且不知道这种石材产自老挝。最初,人们将它唤作“越南石”或“泰来石”。后来才发现这是老挝石最初发现者故意释放的“烟雾弹”。“老挝石是福建红木商人最早发现的,要赚钱就要先封锁消息,他们把老挝石叫做越南石,这样别人就弄不清矿脉到底在哪儿。”
造成产地困惑的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老挝政府禁止老挝石出口。中国人缴纳大量罚金,硬是铺开了一片灰色地带,在那样的环境中,人们很少按明面上的规条出牌,丛林法则成了新的主宰。
陆文超和朋友跟着一个湖南向导上山,双方达成的协议是:陆文超以300元一公斤的代价将石头运送到山下的阿速坡省城,期间遇到关卡所需要的罚金全由带路人应付。之后,再由陆文超寻找承运人,将石头从阿速坡省城运往家乡青田。可约定归约定,山上时常变幻的关卡,让下山这件事儿如同超级玛丽的通关战。
在山上,老挝政府部门的关卡通常只是一个帐篷,经常移动,查验与缴费常常突如其来。中国人想要带石头下山,每过一关,都必须汇报石头的重量,按重量付数额不等的美金或老挝币。“自己有多少吨石头,一定要说实话。”通常,过关所要支付的数额,还根据石头的质量有所不同。“标准是他们定的,我们就按照他们的标准来办。但如果遇到只要石头不要钱的关卡,石头也只能都给他们。”
下山的过程中,石头被没收的事儿时而发生。在陆文超看来,这多少与带路人关系是不是到位,打点得好不好有关系。“福建红木商人因为对当地关节比较熟悉,经常和当地政府部门打交道,运送老挝石的成功几率就很高。当然,这也不能打包票,疏通了这里的关系,也许那里的关系就没疏通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红木商人就占尽优势,陆文超觉得:“他们中的很多人不怎么懂石材,不懂得判断优劣。”常年在印石市场上摸爬滚打,陆文超对自己的鉴别力很有信心。
除了山上,村庄中的农民也时常挖石头下山,农家也常是老挝石秘密交易的地方。在村庄中,石头被收缴危险依然很大,“躲猫猫”游戏随时上演。就算已经将东西运到了旅馆,依然会有被政府职员没收的可能性。一天,陆文超到当地农家收 “水料”,回旅馆时雇了两位当地妇女,一人骑着摩托车,另一个人抱着孩子作掩护,才将石头运回了宾馆。
责任编辑:小明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