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春拍阴晴不定:行情回暖依旧遥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潘玉良 1957年作 梦寐 1388万港币 香港苏富比

 

  文/秋 水

 

  香港四月春拍行情下滑

 

  三月纽约亚洲艺术周期间的拍卖每年都受业界人士关注,视其动向为年度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今年安思远藏品专拍吸引了中外奢侈品消费人群、富豪等买家,“安思远效应”的价格已脱离了正常的艺术品价值、价格评价体系,尽管新颖的招商方式和结果让从业者脑洞大开,但对中国市场的现实意义不大。

 

  四月初香港槌声又起。不少媒体对纽约、香港拍后的结果态度积极,坊间充斥回暖论,然而事实“很骨感”,数据可能会更真实地反映现状:苏富比报收26.9亿港币,同比(较去年春拍)34.18亿港币的成交额下挫7亿多港币,两件过亿元拍品,在数量上也较去年少一件;中国嘉德录得2.53亿港币,同比下挫近亿港币;香港保利成交额11亿港币,同比下挫3600万港币。

 

  北京市场三月小拍,成交额与去年同期相比下滑迹象明显,中国嘉德四季拍卖第41期成交额1.68亿元,同比下滑近9000万元。北京匡时迎春拍收获近7000万元,同比下滑251万元,基本算是持平。

 

  综合社会各方面形势看,中国市场近两年都很难说有利好消息,今年还可能甚于往年。近期的拍卖结果也非常客观证实这点。既便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持续下滑明显,各公司的成交额,各门类艺术品的单件成交价格皆今非昔比。

 

  市场仍然处在持续下滑的新常态中,恰如北方的春天乍寒乍暖阴晴不定,盲目乐观于事无补,冷静正视现实才是正道。

 

  四月里香港三家公司中国书画、瓷杂、当代艺术板块的春拍结果,基本反映了当下的市场现状:苏富比中国书画成交额上涨近8000万港币,行情优于其他板块;瓷杂板块平均成交率与去年同期相差不大,单件高价品数量减少;当代艺术行情下滑明显,远不如去年春拍。中国嘉德青铜器、家具表现优异,当代艺术出现新亮点。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