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买家扮靓2014苏富比拍坛
2015-02-06 10:14:36 作者:王懿 来源:上海金融报 已浏览次
近日,国际拍卖巨头苏富比发布了2014年业绩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苏富比拍卖总成交额共计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并创历史新高。其中,2014上半年,苏富比的拍卖业绩达到2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个百分点。
统计显示,2014年苏富比亚洲区总成交额超过9亿美元,其中,当代及战后艺术品成交额为16亿美元,同比增长20.3%;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品成交额为14亿美元,同比增长26.7%。
互联网成销售新渠道
2014年,苏富比拍卖业绩增长除了个别艺术品门类拉升外,还与他们积极拓展销售渠道分不开。如今,随着互联网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拍卖”早已不再是纯粹的行为,更多的增长点体现于拍卖之外的私洽和网络之中。
据了解,苏富比于2014年7月14日宣布与全球电商巨头eBay合作,联手开创一种可以令全球百万人轻松地购买艺术品以及其他收藏品的网络平台。苏富比在一份报告中称,2014年,有25%的买家来自互联网,其数量较2013年上升了20%。
根据Art Market Monitor报道,苏富比为了能争取到100万到200万美元的藏品,在第三方担保方面做足了功夫。
中国仍是拍卖主战场
由于受到中国艺术市场整体下滑的影响,2014年苏富比亚洲区总成交额仅为9亿美元,较2013年有所下降。但这并没有影响整个亚洲买家在全球拍场的活跃表现,据统计,在苏富比中国艺术品部门中,其总成交额仍达到3.335亿美元。
另外,由TEFAF发布的2014年全球艺术品市场报告显示,随着古董等稀有艺术品资源的沉淀及新藏家的介入,越来越多的人将关注点集中到现当代作品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一直疲软不堪的印象派市场,这两年却显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同时,中国买家近几年也开始介入印象派及当代艺术的领域。2014年,苏富比全球拍卖第三高价是凡高的《雏菊与罂粟花》,该作品由中国实力藏家王中军以3.77亿元人民币购得,位列苏富比2014年十大高价拍品第三。据业内人士分析,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开始介入西方艺术品收藏领域。而随着国际拍卖行的进驻及推广,西方艺术品在中国会有更加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苏富比最近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来自中国大陆的买家数量增长了35%。对于亚洲买家数量的增长,前苏富比集团总裁兼CEO鲁博维表示,“在2014年苏富比纽约专场中,亚洲藏家展现了雄厚的实力。2014年4月香港专场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最好的例子就是"玫茵堂藏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以2.8124亿港元成交,并刷新了中国瓷器世界拍卖纪录,而买家就是上海收藏家刘益谦。”鲁博维同时指出,中国藏家对于艺术佳作的需求仍在持续增长,因为苏富比2014年的销售数据就说明了这一点。
目前,苏富比已经顺利地进驻中国内地市场并完成了几季的拍卖。此外,去年苏富比与歌华合资成立苏富比北京公司,目前该公司已经拥有自己独立的专家和管理团队。
苏富比方面表示,在未来几年,中国仍然是他们争夺的主要战场,同时,推动西方艺术品顺利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也是其重要任务之一。
链接:
苏富比再度上调佣金比例
苏富比拍卖行近日宣布,将通过调整最低佣金收取范围向买家增收佣金。业内人士认为,此举意味着以中低成交价购买拍品的买家将会支付更多的佣金。
早在2013年3月,苏富比就曾进行过买家佣金调整,成交价10万美元以内收取25%;10万至200万美元之间收取20%;超出200万美元部分收取12%。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