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中国人2014年购买全球46%奢侈品(图)
江润黎
“表哥”杨达才
“皮带哥”李建国
奢侈品研究和顾问机构财富品质研究院31日发布的《中国奢侈品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奢侈品市场总额为2320亿美元。其中,中国人消费达1060亿美元,这意味着他们买走了全球46%的奢侈品。
那么问题来了,哪些中国人在买奢侈品呢?买奢侈品的都是富人吗?随小编一探究竟吧!
一、境内24% VS 境外76%
2014年中国消费者在本土消费额为250亿美元,占总额的24%;在境外消费达到810亿美元,占总额的76%。
报告分析称,由于内地市场假货充斥,出境旅游人数暴涨、境内外奢侈品价差可观,造成了消费外流加剧。
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连续第五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中国出境游人数由2010年的5300多万人到2014年的1.17亿人,且人均境外购物消费达632美元,为全球最高,主要为奢侈品消费。
二、中国奢侈品消费者的主要构成
1、年轻群体成消费主力
近些年,除了有钱人和明星之外,数量更为庞大的年轻人逐渐成为主力。他们的消费观完全不同于上一代,虚荣心较强、崇拜名牌、喜欢攀比,又有经济实力支撑奢侈消费。
有些是所谓“富二代”,也有不少是跟随、模仿明星偶像,人们也常听到“买奢侈品是一种潮流”“我的偶像也穿这一款啊”此类言论。
总的来说,使用奢侈品时的优越感和愉悦感,足以激发他们的消费欲望,从而出现消费趋之若鹜的现象。
另外,由于奢侈品消费的示范效应,也让不那么富裕的白领、小老板竞相追逐,变成“排浪式”消费。
2、炫耀财富、显示身份的富人
奢侈品是一种符号,代表着成功和富裕。
据报道,在国外,奢侈品爱好者、收藏家往往是上了岁数的有钱人,他们平均只用自己4%的财富去购买,买的大多是富有文化内涵的产品,意味着拥有一种文化。
在国内,对奢侈品的理解也大多停留在暴发户阶段。人们可以用收入的40%,甚至更多的钱去追求。因为“暴发户”想立刻花掉一部分钱来满足自己,并让别人承认自己。
当然,随着时代发展和进步,中国的部分富豪也开始变得有品位和低调起来。
3、商务人士、迎合“潜规则”的送礼者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在中国,男性商人是奢侈品消费的核心人群,而他们购买奢侈品,主要是为了送礼而非自己使用。
然而,中国的“反腐倡廉”重击了送礼文化,对高级手表和高级男装等以官场送礼为主要驱动的品类,影响最为明显。
2012年底,中央出台改进作风的八项规定,2013年反腐“苍蝇老虎一起打”,一记又一记的力度越来越大的反腐重拳,不断将“奢侈”享受的贪官打回原形。
(1)“LV女王”江润黎,辽宁省抚顺市政府原副秘书长
2007年6月,江润黎被正式立案调查,她曾用190平方米大宅专门存放奢侈品,其中包括48块劳力士等名表、253个LV等手提包。
(2)“表哥”杨达才,陕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原局长
2012年8月,杨达才在延安交通事故现场,因面含微笑被人拍照上网,后网友指出杨达才有多块名表。
(3)“皮带哥”李建国,湖南汝城县水电责任公司原总经理
2014年3月,李建国遭网帖举报系了一条3000多元的LV皮带,后被查处涉嫌严重违纪,并被移送检察院侦查。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