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可:从文人画与新文人画看中国绘画

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精神的一种不断地发掘与研究,这种文化精神实际上是中国人在历史长河中看到自然之后,逐渐形成的带有一定自身特殊性的表现形式。程式化笔墨画的发展应该与时代生活和个人的人生经历相结合,将传统的东西转化为这个时代的形式语言,用古代的形式语言反映所体验和感悟的现代社会。

       中国文物网讯 (编辑 于水秀)“新文人画是当代中国画发展到后期的时候所产生的以文人情怀、文人个性抒发的艺术形式,强调绘画笔墨与抒情性的结合,同时又有时代的个性存在”。李小可开门见山的说。“文人画是中国绘画的一种风格,绘画是一个相对宽阔多元的范畴,文人画更多的强化的是艺术家个人的性情、笔墨性情的一种表现。”


       关于传统


      
在绘画语言上,作为一种独特的水墨语言,文人画有着属于自己的深度,这个深度具有无限性。文人画中有不同的艺术家,因为个人的选择不同,个人的关注点不同,所表现的自然不同,绘画语言的形式自然不同,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是作为一种文化特征存在。“作为艺术来讲,中国山水画从宋元到明清,到后来的发展,也体现出中国文化不同时期的多元性。比如范宽的溪山行旅图,里面有中国文化的概括性,它的力度表现非常强烈,具有纪念碑式的意义。作为文人画的意趣,一种简单的文人画的意趣,体现出一个艺术家情怀的宣泄,这样的概念在很多古代山水中是有所表现的,因为他们绘画中所表现的对于自然、生活的概括,是有着相对严谨、结构化,具有更深度表现力的艺术。文人画是中国一个时期所产生的艺术流派,但并不代表整个中国文化发展的全部。文化的发展应该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在写意性的文化之中也具有一种文人意向,具备着人文性,人文性不是一个简单的模式化,它是一种文化的情怀,对于艺术家个性的一种舒展,同时是一种笔墨语言的发挥,文人画不能用简单方法去界定,除了我们所说的专门的文人画之外,古代很多画家的绘画中也含着人文的精神。并不是只有称为文人画的绘画才有人文精神。”


       关于创新


      
我们现在对传统文化精神有着一种不断地发掘与研究,这种文化精神实际上是中国人在历史长河中看到自然之后,逐渐形成的带有一定自身特殊性的表现形式。“我认为程式化笔墨画的发展应该与时代生活和个人的人生经历相结合,将传统的东西转化为这个时代的形式语言,用古代的形式语言反映所体验和感悟的现代社会,这是非常重要也是必要的,那么这种表现和反映之中肯定有传统的中国的文化表现特征和情怀。但是在这种表现的过程之中,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实践当中,会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形式语言也好,结构方式也好,笔墨语言,个人的审美选择也好,对于生活表现的关注点也好,是一个无限的空间,是无穷尽的。因为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环境也会出现不同层次的变化。中国文化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方式,这是中国文化的血液。针对当代中国水墨画的发展,不排除吸收世界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视觉经验。但吸收这些经验,要为我所用,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所用,这样才能增加我们民族文化具有更丰富、更多的一些语言和视觉发展经验,来扩展中国水墨艺术表现的新的可能性和前景,新文人画发展,并不能完全去否定,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这种艺术形式出现,其实带有一定的必然性,完全否定它,对于艺术的发展是没有多大好处的。”


       专家简介: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李小可


       李小可: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画院艺委会主任,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黄山书画院院长,文化部艺术评估委员会委员,中国西藏保护与发展协会理事,中国画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副会长,北京画院山水班导师。


责任编辑:水秀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