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破获十亿元红木走私案
海关人员查验涉案的红木。
近日,广州海关对外披露,该关成功破获一起以伪报品名方式走私名贵红木案,涉及走私进口小叶紫檀、交趾黄檀、微凹黄檀、花梨、花枝等名贵木材共615柜合计1.4万吨,案值约为10.5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23人,打掉一个利用伪瞒报方式从事走私犯罪活动的团伙。
珍稀木种禁止交易
早在去年6月12日起,《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交趾黄檀(大红酸枝)、微凹黄檀、中美洲红酸枝、中美洲黑酸枝、大叶紫檀等列入附录II,再加上原先的巴西黑黄檀(南美黑酸枝)和檀香紫檀(小叶紫檀),其中檀香紫檀俗称小叶紫檀,木质坚硬,是制作高档红木家具、饰品的优良材料,而且其存世稀少,所以一直被追捧为世界上最贵重的木材品种。在国内,被称为“红木之王”,主要产于印度等地,由于存活量逐年减少,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Ⅱ物种,禁止进行国际间贸易。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I和附录II的的红木树种数量上升为7种。也就是说,这些处于原材料状态下的红木都被列在了管制贸易之内。
海关布网缉拿走私者
然而,还是有少数不法分子被高额的利润冲昏了头脑,铤而走险,秘密从事走私檀木的勾当。这引起了广州海关缉私人员的高度警觉。很快,广东汕头“裕X”贸易公司申报进口的“安哥拉紫檀”进入了侦查人员的视线。
2013年12月25日,海关查验人员敏锐地察觉到在佛山口岸到岸的7个货柜有问题。经过检查,他们发现所谓的“安哥拉紫檀”隐藏有大量小叶紫檀、交趾黄檀、微凹黄檀等濒危植物和花梨木、花枝木等名贵原木。这些货柜所属的公司涉嫌以伪报品名、低报价格的方式走私濒危动植物和普通货物的事实已经基本显现。
海关缉私局当即锁定了涉及此案的香港供货商骆某、国内收货人罗某等人,经过仔细的追查,犯罪嫌疑人罗某、温某等4人相继落网。随后,海关缉私局顺藤摸瓜,经过两个月的缜密侦查,在今年2月抓获了通关环节直接实施伪瞒报走私行为的犯罪嫌疑人佘某、赖某、李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今年6月24日,此案的另一名重要嫌疑人唐某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落网,标志着此案圆满告破。
层层转包亦难逃法网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2013年9月至案发,以唐某、佘某为首的通关走私团伙开始在佛山口岸从事木材走私进口活动,并通过同案人金某对外招揽“包税进口”业务,根据唐、佘嘱托拉拢同案人罗某、温某,并通过罗、温拉拢香港某物流公司老板骆某合伙,层层转包进行木材走私进口活动。2013年9月17日至案发,该团伙采取伪报品名、低报价格的方式,从佛山某码头以“安哥拉紫檀”的货物名称申报进口小叶紫檀、交趾黄檀、微凹黄檀、花梨、花枝等名贵木材合共72票、615柜,申报价格1000元/吨,案值约为10.5亿元。
责任编辑:小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