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在京开馆 开启中国艺术全球运营之路

2014年8月20日,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在京隆重开馆。以“典藏中国”为理念的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同期推出了第一个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艺术家徐里老师的个人艺术展。会展映入眼帘的是书有“集天地大美;游人间艺境”十个大字的主题墙,众多到场的艺术名家和各界嘉宾纷纷在墙上题词留念。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朱悦嘉)2014年8月20日,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在京隆重开馆。以“典藏中国”为理念的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同期推出了第一个具有重大象征意义的艺术家徐里老师的个人艺术展。会展映入眼帘的是书有“集天地大美;游人间艺境”十个大字的主题墙,众多到场的艺术名家和各界嘉宾纷纷在墙上题词留念。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现场

      典藏中国•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发展计划是由中国国际文化艺术中心、中国电子商务协会、世界联合公益基金会、亚洲公益研究院、世界精英联盟(北京)艺术俱乐部、亚洲艺术品交易所有限公司、亚洲联合文化艺术中心、亚洲艺术研究院、世界联合投资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人民通惠集团、前海华夏文化产业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创意之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等共同推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开幕式领导合影

      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国内登记注册的全国性的博物馆文化创产事业联合平台。致力以博物馆级的文化经营水准,提升中国艺术文化资产开发和运营能力,以让更多能够代表中国时代精神的艺术家、艺术品、艺术企业走进世界级的文化殿堂和全球市场。

      典藏中国是发起于2004年的创意中国行动的三大主题工程之一,旨在通过传世艺术文化创权基金模式及全球合作网络,向世界展现创意、人文、智慧、自然与艺术的中国新形象!为响应2014年3月27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讲话中提出的“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典藏中国行动推出“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发展计划”。

      该计划根据2014年3月14日《国务院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作为基本原则提出的“文化传承,科技支撑”。依托丰厚文化资源,丰富创意和设计内涵,拓展物质和非物质文化资产创建、表现和分享途径,促进文化资源在与产业和市场的结合中实现传承和可持续发展。

      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发展计划根据文化创权经营体系,为中国代表性艺术家提供“艺术市场全球运营服务”。以创意驱动、事件带动、品牌联动,通过策动载入史册的重大文化创产事件活动,构建集合艺术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的价值链。

      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与艺术银行、艺术授权、艺术抵押、艺术衍生等环节相融接,形成实现艺术珍品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资本资信化、资信资金化、资金资源化的运作流程。为当前中国艺术文化创产事业发展提供了极具启示性的全新思路和操作范式。

      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创办人徐守振介绍说,此次华夏联合文化博物馆开馆对外运营正式开启中国艺术市场全球化运营之路,有幸选择徐里老师作为首位合作者,就是看中他是那种“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创作者。因为,近现代以来,中国美术界代表性人物,都是能先会通西学而后传承国故而成就大师地位的,如徐悲鸿、林风眠、吴作人、刘海粟、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等。徐守振说,徐里老师是一位学养很深的当代艺术家,开展中国艺术市场全球运营,就是要让这些真正有价值潜力的艺术家们的作品,获得更好的市场发展空间。

      活动期间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副理事长陈震代表宋玲理事长向徐守振颁发“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文化产业分会”牌匾,并宣布了批复文件,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徐守振担任文化产业分会首任理事长,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文化产业分会正式成立。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文化产业分会是中国电子商务协会按照协会章程批准成立并报送工业信息部、民政部备案的全国性行业性组织。文化产业分会成立后重点工作是积极推动文化产业金融与电子商务的创新融合,推广文化创权与产权交易模式,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探索中国文化艺术品电子商务的国家标准体系建设、认证体系、信用安全、艺术品物流、艺术品互联网金融服务,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中国文化产业电子商务基地建设,开创全球文化与服务贸易的新天地。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里作品

      同期开展的徐里艺术展以《由内而外的“真”》为题的展览序言中,这样写道:“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这是庄子在《知北游》中一段直指人心的表述。正如闻一多所说:“中国人的文化上永远留着庄子的烙印。”庄子之言,早已化生为其后两千余年来,定义中国艺术的精神特质的根据。

      从徐里对艺术的思索、创作、探寻的轨迹中,人们可以读出他内里中体达万物之理的心。作为一位具有深厚的油画基础、创造出众多独具特色的油画作品的创作者。徐里执著追求绘画中东方美学的意象、趣味和精神,苦心孤诣绘画语言的特有品质与精神深度,经过对学术规划的长期求索,这个方向在他的水墨作品中愈发清晰体现出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徐里作品

      徐里有艺术家的激情,哲学家的思想,他深谙中国哲学、美学。在书法、中国山水画、诗歌等方面颇有造诣,并已取得很高成就。但强烈的使命感让他又走上了民族传承性的中西交融的艺术之路。在东西方两个艺术世界中跨界游走着的徐里,自觉成为了一位时代的行者。恰如孔子所言:“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面对徐里的艺术,人们不会仅仅停留在观赏,它必然导致一种阅读,一种对艺术品背后艺术者游艺之心的阅读,“游于艺”在根本上是解放人心灵的手段,是使人走向完整的人的必要方式。对此,徐里以无声的作品,说出了这样的道理:“只有当人在充分意义上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整的人。”(席勒)

      壮行万里,饱游饫看,文心追寻,状物写生,澄怀内修,集天地大美,游人间艺境。艺术是抵达万物之理的终极门径,一个走艺术道路的人,就等于选择了一条必须以“真”去面对世界的人生之路。反身以诚、自觉求真的艺术者是那些与造物主定下心灵契约的人,去受命完成体现艺术真谛的跋涉——达精致诚、顺乎万物和开显道体。

      真的艺术,就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包含人文情怀的艺术,智慧通达的艺术、道法自然的艺术,为艺术而艺术的艺术。作为一种超越语言的语言,这样的艺术,就具必然具有跨越种族、宗教、意识、疆土、地域播撒流传的特性。

      同时,存在这样的艺术本身,也证明了一个时常被有意忽视的现实,人类是在不同的智慧相互碰创与融合中发展起来的种族,百虑一致,殊途同归,从古至今,艺术总是作为消除狭隘偏见的处方。

      今天,我们呼唤这样的艺术!
责任编辑:缪斯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