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级电话卡价格跌至谷底:拾遗补缺正当时

猪年电话磁卡-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猪年电话磁卡

 

  与1997年春夏之交邮币卡市场高潮时热烈火爆的场面相比,最近这些年来的电话通用磁卡(田村卡)市场行情可说是冷落到了冰点。卡市人流量和成交量都非常稀少,很多电话卡价格跌得很低也无人问津,不少卡商纷纷改行卖邮票和钱币去了,整个电话卡板块仿佛成了被集藏市场遗忘的角落。

 

  回想1997年4月邮币卡市场高潮时情景,当时发行的各种电话卡几乎都有过相当辉煌的表现,很多电话卡都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上涨,那时投资电话卡并及时在高位派发的人都赚足了大钱。以后电话卡价格逐年走低,开始了长达十几年的熊市,而当年管理层对电话卡的扩容步伐又不改变,最后终于导致整个电话卡板块形象受损,电话卡价格大跌,沦落为“死亡板块”,并套牢了一批又一批逢低介入的集卡爱好者,其间虽说曾出现过几次反弹行情,但最终也都昙花一现,电话卡市场的整体行情越来越低迷。

 

  中国电信自1994年8月首发《长城》电话卡(田村卡)起至2000年2月发行七枚《生肖卡》止,期间共计发行了68套,但综观这68套电话卡目前之现状,竟有一半左右面值不保,还有一些在面值附近徘徊,真可谓面目全非,惨不忍睹。甚至连一些收藏价值很高的早期优质卡,如《长城》《梅兰芳》《生肖猪》等,与高潮时的价格相比,也已跌得很低,究其原因,当年发行量过大确实是一个不可否认的因素,但集卡爱好者对卡市前景的极度失望也许是更直接的原因。其实,作为一个普通集卡爱好者,根本没必要对目前电话卡行情彻底失望,或许换一个思路想问题,你就能坦然许多。电话卡作为邮币卡市场三足鼎立中的一个独立板块,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其中一些早期优质卡深受集卡爱好者喜爱。电话卡市场不可能永远是熊市,况且当年中国电信在决定彻底淘汰磁卡电话机并采用IC卡电话机取代时,曾于2001年12月1日至2002年3 月31日这一时间段内作出过电话卡(田村卡)可以等值更换IC卡的决定,故当年巨量发行的很多电话卡都兑换成了IC卡,电话卡的损耗极大,它的实际存世量其实要小得多。而目前市价非常低廉的电话卡对人们来说,也许机会更好,集卡爱好者完全可以趁现在超低的售价去卡市拾遗补缺,挑选便宜货,适当增加持仓比例。

 

  目前,精品电话卡《梅兰芳》价格1700元,《生肖猪》价格260元,《豆腐节》价格90元,连最珍贵的《测试卡》也仅售4500元,这些早期优质卡最新价竟不及1997年卡市高潮时价格的八分之一,这应该是一个绝好的收藏机会!作为邮币卡市场中一个独立的收藏板块,电话卡其实和邮票和钱币很相似,不会永远是低谷,也不可能永远成为被市场遗忘的角落。也许在某个时候,在人们的不经意间,电话卡板块的上扬行情就会悄悄来临,到那时一些先期在低位买进的人就可获得可观的收益。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