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弟子21亿遗产案开庭 庭审辩遗嘱真假
2014-05-30 11:41:04 来源:法制晚报 已浏览次
上午庭审时间主要在播放媒体采访视频 下午将继续审案
书画大师、齐白石关门弟子许麟庐遗产纠纷案,今天上午在市二中院再次开庭审理,原告和被告对许麟庐遗嘱的真假展开辩论。
画家遗产 总价值达21个亿
此案最早是许麟庐三子许化夷起诉母亲王龄文和大哥许化杰、二哥许化儒,许化夷认为父亲去世后其收藏的名人字画一直没有依法分割,他要求分割父亲的遗产。
因该案标的高达21亿元,原本在丰台法院的审理被中止,移交到二中院继续审理。
此前在丰台法院开庭时,女儿许丽与小儿子许化迟是坐在被告席上的。二中院开庭时他们成了原告,原告还有老三许化夷、故去的大女儿许美和三女儿许嫦的4个孩子及小女儿许娥。法官解释,遗嘱诉讼其他子女都只能追加为原告。
许麟庐95岁的夫人王龄文向法庭提供的那份许麟庐手书遗嘱成为争议焦点,这份用毛笔书写在宣纸上的遗嘱内容为:“我许麟庐百年以后,我的一切文物、字画及所有财产归我夫人王龄文所有。我许麟庐(许德麟)2010年9月2日所立遗嘱。”遗嘱上盖有印章。对这份遗嘱,王龄文本人和子女们看法不同。
王龄文的律师认为,根据《继承法》规定,遗嘱继承的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在有遗嘱的情况下,遗产的处分必须按遗嘱处理。遗嘱真实性成为争议的焦点。
作为书画鉴定家的女儿许丽认为遗嘱是假的。理由是父亲一生严谨认真,而遗嘱中的签名乱成一团,字迹和以往不同。
许麟庐毛笔字遗嘱真伪成为争议焦点,众子女同意对遗嘱进行鉴定,并纷纷提交父亲的信札、字幅、题字等作为鉴定样本。
遗嘱真伪 成争议焦点
法庭上,原告和被告对遗产清单有异议,被告对许化夷与其父许麟庐关系是否良好也进行质疑。对于遗嘱的真伪,相关机构进行了鉴定,但至今没有结果。
不过原告许丽的女儿称,鉴定的结果是:由于样本不够,无法鉴定。
在质证阶段,原告许丽称,“遗产清单她没有签字,有异议。”
整个上午的庭审时间,主要在播放媒体采访原告和被告双方的视频资料。最后法官宣布,上午庭审结束,下午接着审。
人物背景
许麟庐,1945年拜齐白石为师,是著名国画家、书法家、书画鉴赏家。2011年去世,享年95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