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艺术市场回升 内地拍卖行再现混战

      2013年秋拍,曾梵志《最后的晚餐》以1.8亿元总成交的成绩引领中国当代艺术迈入了“亿元时代”。2014年香港春拍第一轮,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3号》以9420万港元成交,刷新了其历史拍卖纪录。

      谁都明白单件作品的高价代表不了整体,放眼整个当代艺术市场,2005至2008年的疯狂期过后,中国当代艺术进入了漫长的调整期。但毕竟市场总是如何知道捕捉热点,受香港春拍的提振,即将拉开序幕的内地春拍中,赵涌在线当代艺术首次试水,保利、匡时等拍卖行精心策划的各种当代艺术专场,似乎欲把当代艺术热再次点燃。

      香港春拍开了好头

      4月5日,在香港苏富比首先唱响的第一轮春拍中,张晓刚的《血缘:大家庭3号》以5000万起拍,最终以9420万港元成交,这个价格刷新了个人2011年《生生息息之爱》7906万港元的拍卖纪录。

      打响头炮的这张作品虽然从某种程度上提振了市场对当代艺术的信心,但并没有被看作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的转折点,《血缘:大家庭3号》毕竟是张晓刚《血缘》系列中最重要也最成熟的作品。何况在这场拍卖上,刘野、蔡国强及严培明的三张作品均流拍。

      单件作品的高价成交也没有带动整个表现平平的当代艺术市场,在保利和佳士得的香港春拍中,一些焦点拍品亦以最低估价拍出。拍场上越来越趋于理性的藏家在证明,相比2005年当代艺术市场大繁荣时期对名气的盲目追逐,如今的他们更考虑作品本身的价值。

      北京皇城艺术品交易中心总经理吕立新就认为:“在现在的市场情况下,只有含金量高的作品才能卖出好价钱,一般作品很难理想成交。香港是首轮春拍,又是风向标的作品,拍出好的价钱无疑能为后面的市场开个好头。”

      内地拍卖行热衷当代艺术

      在内地,尽管春拍还未完全拉开帷幕,但各个拍卖公司今年对当代艺术的热情已经在市场蔓延。

      就在前不久,作为赵涌在线当代艺术板块正式上线的首个专场——“亚洲名家当代艺术专场”已经落槌,这是赵涌在线与泓盛首次推出该专场,也是该拍卖行在当代艺术的初次试水;保利春拍也将推出“山艺术”所藏的部分中国当代油画作品,包括罗中立、程丛林、何多苓、庞茂琨等;就连一贯走传统路线的西泠印社也将在春拍推出谷文达“文化自觉”的萌芽期实验作品《作为躯干的肖像之一》。

      不难看出,相较2005年左右的鼎盛时期,今年市场所发出的信号显示,市场环境的确相较一、两年前有所宽松,但从拍卖公司的选择可以发现,市场并没有回到蜂拥而至的井喷时期,拍卖公司在推出成熟艺术家代表作品的选择上表明了对市场的预估。

      对于接下来的内地春拍,市场人士纷纷认为,在香港拍卖市场越来越趋于国际化的今天,其结果对内地的影响也越来越有限,无论是香港拍卖市场中的高价单件,还是整体表现,都对内地春拍的直接作用不大。更何况在当代艺术市场整体仍在调整期的今天,市场环境虽相较前一两年相对宽松,但并没有完全回到全面繁荣,因此作品本身的质量就很重要。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