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研究员继续发布证据 称《功甫帖》为伪作
封面用图:清代鲍漱芳辑刻的《安素轩石刻》拓本, 收有苏轼《功甫帖》、米芾书法等。
上博研究员再次指证苏富比《功甫帖》为伪作
编者按:
清代大鉴藏家鲍漱芳其人其藏迄今为学界所忽视,其精心辑刻的《安素轩石刻》亦然,本文通过剖析鲍漱芳家族与纪晓岚、朱珪、伊秉绶、刘墉、翁方纲、邓石如等人的亲密交往事实,还原鲍氏家族晚明以来于艺坛、政界、商界的巨大影响力,识者自可见出对拍卖本《功甫帖》的辨伪意义所在。
提要:
遗憾的是,由于清代大鉴藏家鲍漱芳(1763-1807)本人惜画如命,鲜见其于原迹上钤印,故身为一代大鉴藏家,其人及其所藏迄今为学界所忽而知之甚少,所精心辑刻的《安素轩石刻》亦然。有鉴于此,本文通过剖析鲍漱芳家族与纪晓岚、朱珪、伊秉绶、刘墉、铁保、翁方纲、邓石如、梁同书、袁枚、罗聘、钱泳、张问陶、王芑孙等人的亲密交往事实,还原鲍氏家族晚明以来于艺坛、政界、商界的巨大影响力,以及对文化、教育、艺术、医学、社会公益等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通过梳理,尤其可以获知鲍漱芳家藏所收古代法书名画,尤以江恂、江德量父子,以及安岐、卞永誉、孙承泽、项元汴等明清大藏家之旧藏居多,可谓传承有绪。《安素轩石刻》之摹刻精良、鲍漱芳本人之雅志笃古,以及党锡龄摹刻水平之高超无不得到了著名书家翁方纲(1733-1818)的高度肯定与颂扬,而翁氏与鲍氏同属翰墨圈中人物的事实也得到证实。这些史料的挖掘,对苏富比“墨迹本”的辨伪工作十分有益。
鲍漱芳是安岐旧藏《功甫帖》的最后一位藏家,据棠樾鲍氏的最新相关史学研究成果、上海博物馆珍藏鲍漱芳孙鲍瑞安光绪十八年(1892)撰写并刊刻的《安素轩读画集》一书的真实记载,鲍家所藏大半古代法书名画巨迹已于咸丰六年(1856)太平天国农民军攻克扬州时遭到损毁。因此,在原作无存的情况下,《安素轩石刻》中《功甫帖》是最接近该书原貌的法帖。而苏富比“墨迹本”是否真迹,必须与鲍刻相比较。
“或得其结构而不得其锋芒者,模本(摹本)也;得其笔意而不得其位置者,临本也。”现在看来,明代鉴赏家张应文(约1524-1585)此番书法真伪鉴定要点,似乎特地风尘仆仆穿越近五百年时空,专门针对苏富比《功甫帖》而发。苏富比“墨迹本”虽保留了九字的基本结构与外形轮廓,但缺少了鲍刻中大量丰富的书写用笔信息(图一),是晚清坊间采用流水作业、分工合作的生产品,即作伪者出于利益的最大化或意犹未尽而制造的一稿多本的摹本之一而已。
责任编辑:小赖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