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雅贿:一件艺术品为贿赂提供一次机会
2014-01-29 09:44:58 来源:参考消息网 已浏览次
港媒称,中国艺术品市场几年前虽经历波折,但如今再度红火。艺术品门户网站雅昌艺术网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艺术品成交额首次超过美国。2013年,中国艺术品成交额达570亿元。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26日报道,画家兼艺术评论家江因风接受《工人日报》采访时说,中国艺术品已成为洗钱和行贿的最佳工具。
送礼文化
专门派发给汇丰银行客户的电子杂志《中国一周》解释说,中国的送礼文化推高了艺术品价格。商人购买艺术品给官员送礼,拉升了艺术品需求。无论真伪,一件艺术品就为行贿受贿提供了一次机会,过程也不复杂。商人送给官员一幅画,后者亲属将画拍卖,商人再以高价买下,现金就流入官员口袋。与拎着一箱现金行贿相比,这种方法更加不露痕迹。还有更老练的手段,但这种手法比较典型。
真品?赝品?
报道指出,不言而喻,打击可疑艺术品交易将损害整个行业,但没人知道有多少艺术品是真品。
对艺术品真伪的质疑一再出现,给整个行业笼上阴影,但艺术品市场仍不断扩大。中国艺术品交易不仅税率低于其他行业,而且没有参考价,艺术品账面价值可以上下变动,具体只取决于买家是谁。
最近发生的两起事件令一些人无地自容,也令苏富比陷入困境。
其中一起争议涉及中国艺术收藏家赵泰来。他曾把许多文物捐赠国家。《中国一周》称,赵泰来2013年2月在香港展出中国著名水墨画家傅抱石15幅作品,但傅抱石的孙女傅蕾蕾称全是赝品。傅蕾蕾在央视一个节目上说,任何人只要有最基本的艺术收藏鉴赏知识,一眼就能判定这些画都是赝品。赵泰来坚持这些画作经过专家鉴定,确是真品。
日前,苏富比迅速发出新闻稿,坚称2013年9月拍卖的宋代诗人苏轼书法作品是真品。
一名上海商人以820万美元拍得这幅书法作品,并要求上海博物馆鉴定,但上海博物馆称其是伪作。
尽管苏富比发布一份14页报告坚称其是真品,但买家现正寻求其他独立人士再做鉴定。
中纪委“剑指”雅贿
报道称,如今,艺术品交易的可疑把戏已引发中纪委关注。除赝品问题外,中纪委也不希望艺术品世界成为官员洗黑钱的渠道。
把艺术品作为礼物送给官员、从而买通关系的做法非常普遍,并已催生出一个新词:雅贿。港媒称,内地2013年对腐败官员展开更为广泛的调查,这个词日前甚至还出现在中纪委的官方报告中。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