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金币市场:调整仍然会是主基调

附表1-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附表2-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际金价的下跌继续牵引金币市场的神经。2013年,黄金迎来了近13年来的首次全年下跌,金价从年初每盎司1600美元上方,一路跌破1200美元,全年深跌超25%,为30年跌幅之最。

 

  金银纪念币以黄金和白银作为原材料,黄金价格的波动必然对钱币市场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从以往的规律看,金价在牛市当中的表现会助涨金币市场,但在弱市当中,则会让疲软的金币市场雪上加霜。

 

  总体来看,2013年与黄金唇齿相依的金币市场的表现依然低迷,市场价格重心整体呈现下跌走势。统计显示,2013年金银币价格平均跌幅约为15%,较2012年25%的跌幅明显收窄,反映出市场恐慌情绪已经有所缓解。

 

  一线精品价格继续下滑

 

  以“老精稀”和近年来发行的部分优秀金银币为代表的一线品种,市场价格继续呈现下滑的趋势。随着一线品种价格重心的下移,导致金银币市场价格体系继续调整,并直接影响到二三线品种以及2013 发行的新品的市场交投。作为市场“老精稀”的代表,于1995年发行、发行量为2000套的三国演义1/2盎司金币全套,2013年年初价格约10万元,目前市场实际成交价格约8万元。

 

  具有市场风向标之称的,1999年发行、发行量为8000枚的1/2盎司彩色金币贵妃醉酒,2013年年初价格约6万元,目前市场实际成交价格约52000元。获得2011年最受群众喜欢的贵金属纪念币荣誉的,2010年发行、发行量为10000套的中国石窟艺术系列云冈石窟金银币,2013年年初价格还坚挺在18000元,而最新的市场成交价格为15500元。

 

  新品发行受到冷遇

 

  作为2013年贵金属纪念币项目的重头戏,发行前被普遍看好的中国佛教胜地系列之普陀山金银币,面市价5500元左右,最低探至4700元,跌幅近15%,让收藏者大跌眼镜。该套金银币,无论是题材还是设计和工艺,都堪称上乘之作,但最终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同样出现下跌走势的还有中国青铜器系列2组。该套金银币含1/4盎司金币和1盎司银币,最大发行量为50000套。青铜器2组面市价约4000元,市场最低价为3300元,全年呈高开低走的走势。

 

  为扭转新品面市持续下滑的趋势,金币总公司及时调整了销售策略,对黄山金银币的发行采取了做市商制度,作为主承销的宝泉钱币须按照市场零售指导价格收购。受此影响,发行量为30000套的黄山金银币面市价5400元,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在5300元左右。生肖题材成为亮点

 

  低迷的市道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局部板块及个品仍有表现突出的品种,如传统的生肖题材仍然受到较高关注,市场涨幅较为明显。

 

  采用中国民间传统装饰马造型并衬以吉祥纹饰的5盎司彩银马,发行量为30000枚,由于市场预期较低,面市价低开在3000元左右,后最高上冲到4200元,涨幅位居16枚生肖品种之首。受到南京文交所金银币挂牌上市交易影响,部分上市的生肖品种价格均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涨幅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品种:彩银蛇、扇银蛇、扇银龙、梅银蛇、梅银龙等,其中扇银龙市场成交价从600元附近最高上涨到1800元。

 

  市场表现较为突出的,除了生肖题材,于2013年上半年发行的,采用古银上色,带有创新工艺概念的中国青铜器2组5盎司银币也是2013年市场的一个亮点。该5盎司银币的市场成交价格,短期内从3800元左右快速飙升到6000多元,应当算得上2013年新品里面最大的黑马。

 

  贺岁流通纪念币强势特征明显与贵金属纪念币相比,虽然流通纪念币的发行品种较少,但流通币的发行量较大,面值也较低,受众面非常广泛,群众基础更大。2013 年的流通纪念币市场较为热闹,与金银币的低迷状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2013年年底发行,发行量为1亿枚、面值为1元的2014马年贺岁普通纪念币,银行柜台兑换价为1元,面市价为18元,涨幅位居2013年钱币市场各品种之最。

 

  受到南京文交所挂牌上市影响,2010年发行的世博流通纪念币,市场成交价格最低从3元最高冲至9元,目前市价在6元左右,成为2013年市场波动幅度最大的普通纪念币。

 

  2014年金币市场:调整仍然是主基调

 

  回顾2013年,金币市场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上半年,下半年的市场表现则极其平淡。市场一线精品继续呈下跌走势,市场价格重心下移。热点主要以传统生肖题材为主,生肖品种的整体涨幅明显高于一般品种。

 

  经过了两年多的持续下跌之后,虽然金币市场的价格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市场整体跌幅有趋缓的迹象,但市场信心的恢复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加上黄金市场继续走熊,市场需求持续萎缩,预计2014年金币市场调整仍然是主基调。

 

  延续2013年的发行思路,预计将列入2014年发行项目的包括传统生肖题材、中国佛教胜地、中国文化遗产系列等仍会继续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而其中的市场机会也将产生在这些项目当中。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