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富比回应质疑 坚称《功甫帖》是真迹

苏富比回应质疑 坚称《功甫帖》是真迹-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苏富比回应质疑 坚称《功甫帖》是真迹

 

      苏富比拍卖行专家团队日前再次论证《功甫帖》非伪作,《功甫帖》真伪之争从2013年年底延续到了2014年年初。继1月1日上海博物馆(下称“上博”)三位专家在《中国文物报》公布长达1.4万余字的研究报告之后,买家刘益谦发表第三次声明,对所谓“研究成果”以3位研究员的个人名义发表提出异议,并声称三位研究员撰写的两篇文章观点不尽相同,内容相互矛盾。苏富比也于1月3日称将于十天内对《功甫帖》质疑做出正式回应。

 

  苏富比14页报告回应质疑

 

  1月13日,在苏富比承诺十天期限的最后一天,南都记者从苏富比官方获得由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联合撰写的正式回应《苏富比对有关苏轼<功甫帖>质疑的回应》,文中称:苏富比专家团队经过再次论证,听取了国内外专家的意见之后,不同意上博三位专家提出的《功甫帖》是清中晚期“双钩廓填”的结论,坚持认为《功甫帖》是一件流传有绪,历经清初安岐《墨缘汇观》等历代专著著录,包括近现代鉴定大家张葱玉、徐邦达先生鉴定并肯定为苏轼真迹的墨迹本。

 

  长达14页的专家报告,除了坚称《功甫帖》是真迹之外,鉴于上海博物馆两位专家钟银兰、凌利中对上博馆藏的苏轼《刘锡勅帖》是清中晚期“双钩廓填”本———并进而指认《功甫帖》为同样情况的“双钩廓填”本的判断,苏富比专家团不同意上博两位专家的判断,支持徐邦达所做的苏轼《刘锡勅帖》是明人伪笔的鉴定结论。

 

  报告斥上博不尊重徐邦达等前贤研究成果

 

  上博三位研究员报告中通过比对鉴藏印、骑缝章及题诗著录、鉴题等处显示的漏洞认为,该苏轼《功甫帖》墨迹本(下称“墨迹本”)是“双钩廓填”的伪本,钩摹自清代《安素轩石刻》。苏富比的报告中就质疑点一一做出回应。苏富比表示,通过专业分析,“双钩廓填”是可以被识别的。“使用毛笔先双钩勾勒出字划的外形轮廓,再相继填入墨色(有深淡干湿的墨笔线条)完成的书法作品,再怎么完美,在墨色变化上,是达不到自然书写效果的。”

 

  苏富比还引用《张葱玉日记·诗稿》及徐邦达在《故宫博物院》院刊书画鉴定百例“苏轼《宣德郎刘锡勅草》一页”的署名文章对《功甫帖》的记叙,强调两位文博界前辈对此《功甫帖》墨迹本的肯定。苏富比最后称“对前贤研究成果的尊重是我们后学者必须持有的态度。尤其在古代书画鉴定方面,即使我们后学者对以前的作品定论有不同见解和新的发现,也需在尊重前辈结论的基础上,本着就事论事、实事求是的原则探讨分析,以期得到新的更好的结论。想要超越和否定前贤的结论,必须要拿出使大家信服的确凿证据。”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