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甫帖》等待苏富比学术论证

岁末年初,上海藏家刘益谦5000万元买入的苏轼《功甫帖》的真赝问题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昨天中午,针对上博三位研究员公布的《功甫帖》完整研究报告(详见1月2日东方早报《功甫帖真伪之辨》B2—B7),刘益谦发表了第三篇声明。

      岁末年初,上海藏家刘益谦5000万元买入的苏轼《功甫帖》的真赝问题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昨天中午,针对上博三位研究员公布的《功甫帖》完整研究报告(详见1月2日东方早报《功甫帖真伪之辨》B2—B7),刘益谦发表了第三篇声明。

  在这篇名为《回归学术 回归理性》的声明中,刘益谦表示上博的“研究成果”是“以三位研究员的个人名义发表的,而且是观点不尽相同、内容相互矛盾的两篇文章”,“从这两篇文章来看,单国霖研究员认为‘安崎著录的可能即是此墨迹’,也就是主张《功甫帖》是清初以前的仿本;而钟银兰、凌利中研究员则坚持此帖是清末依据石刻拓本‘双钩填墨’的观点。这两种观点的不同是显而易见的……”从中他看到“‘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内部对此也存在不同的学术主张”,因此相信“这或许才是正常的学术争论”。

  刘益谦表示:“接下来我所要做的就是等待苏富比方面的学术论证,并结合其他相关专家的学术观点,得出综合的评判。”此前,苏富比方面曾经回应,称将邀请全球顶级专家对上博的研究报告进行研究讨论。

  “经历了这个岁末的纷扰,我已身心俱疲,其中的压力和委屈难以言表,”刘益谦表示,“因此我保留通过各种(包括法律)途径追究责任的权力。”

  上博三位研究员的报告一经公布便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有人认为,研究报告有理有据,《功甫帖》确是伪作无疑;也有人认为,书法的气韵难以把握,研究报告亦难证伪,以学术为名义的论战或将持续。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