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元拍品偶现背后隐忧重重

      今年北京保利秋拍,书画大师黄胄的作品《欢腾的草原》在拍卖会近现代书画夜场中以1.288亿元成交,大幅刷新黄胄作品个人拍卖纪录,成为今年全球中国书画拍卖价格榜首,同时也是迄今为止内地秋季拍卖市场上惟一过亿作品。

 

      “亿元时代”已成为近几年中国拍卖的关键词之一。相比今年《欢腾的草原》一枝独秀,2010年的拍卖市场可谓亿元频出。除了黄庭坚的《砥柱铭》创下总成交价4.368亿元的最新世界纪录外,嘉德拍卖的张大千《爱痕湖》以1.008亿元成交,这也是中国近现代书画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保利春拍还诞生了两项亿元纪录:元代王蒙国画《秋山萧寺图》成交价1.3664亿元,清代钱维城国画手卷《雁荡图》成交价1.2992亿元。于是收藏界和经济界惊呼:中国艺术品批量进入“亿元时代”!

 

      作为收藏行业人士,面对早晚总会到来的“亿元时代”,我是“为它欢喜为它忧”。

 

      喜的是,“亿元时代”是中国经济增长的必然结果,也是收藏行业发展繁荣的客观体现,我非常乐意看到艺术品收藏行业的繁荣。收藏热的兴起是人民生活富足之后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也是一种重要的投资渠道。对比国际收藏大格局的变迁:全球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二战以前在伦敦,二战以后在纽约,1980年随着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重心逐步东移,而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的艺术品交易中心。中国艺术品拍卖价格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百万元时代”,到上世纪90年代末跨上“千万元台阶”,再到2009年冲破“亿元大关”、2010年进入“亿元时代” 的历程,这是文化和经济发展的不断累积过程,是有着深厚基础的。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高速发展聚集的能量,高端收藏群体的出现和中国艺术品市场需求的形成,使中国收藏“亿元时代”的到来成为一种必然。

 

      中国艺术品收藏市场受到三方面参与者的合力推动。首先是以艺术品流通与经纪为生的行家们,他们依然是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加起来可以买走市场一半的收藏品。由于行家这个群体对市场的了解相对深入,他们的积极参与是对这个市场具有信心的最直接体现。其次是那些已经领略到艺术收藏巨大乐趣和艺术投资巨大回报的“老藏家们”,他们的持久热情在不断推高艺术品拍卖价格,并一手制造了“亿元拍品”的诞生;再次,是不能忽视的“新藏家们”,以金融、房地产行业的企业和企业家为多。他们投资艺术品收藏的目的主要在于:合理配置资产与避税、追求投资回报和个人兴趣爱好。虽然新近入场,但人数之多、购买力之强出乎拍卖公司意料。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闫振堂曾介绍,在中国收藏家协会注册的5000多名正式会员中,企业家约占20%,正在申请入会的企业家可谓络绎不绝。而目前活跃于北京、上海等地拍卖会上的新面孔,80%左右为企业家。

 

      已经到来的收藏热潮让人欢喜让人忧。

 

      首先一个隐忧就是,个人藏家被逐渐边缘化,收藏行业面临重新洗牌。艺术品市场本身的回暖强力吸引着在股市、楼市受挫的游资,游资的介入又像一剂兴奋剂,助推着艺术品行情全面看涨。许多个人藏家坦言“正是游资的介入让以前活跃于拍卖市场的个人藏家没法下手,拍出的艺术品价格已到了个人藏家无法承受的地步”。他们多年来出入拍卖市场,竞拍自己喜爱的艺术品,一般还是游刃有余。可是,今年参加了几场拍卖会后,许多人突然发现自己有点被边缘化了,总感觉有一股神秘的力量突然闯入了艺术品领域,让他们这样的个人收藏家和投资者难以抵挡。

责任编辑:Zen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