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新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巫新华,男,1963年生于新疆新源县。1981-1985年就读于新疆大学,学习维吾尔语专业,之后在新疆大学任教,期间去北京大学进修德语。1991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攻读硕士研究生,主修隋唐史专业,后调到了东方学系学习梵文。1994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习了三年,获博士学位。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边疆与民族考古研究室副主任、新疆考古队队长,博士学位,研究员。先后主持国家文物局课题:于田县昆仑山青铜时代流水墓地考古发掘与研究;和田达玛沟区域佛寺遗址群综合考古研究;北庭古城综合考古研究等。还曾主持“帕米尔吉尔赞喀勒拜火教墓葬考古发掘与研究”、“西天山土墩墓考古发掘与研究”、“天山博格达冰川岩画调查与研究”、“和田玉产地调查与检测标准数据库”等课题工作。

 

  曾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德国《欧亚考古学刊》、中国《考古学报》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出版多部著作与译著。主编“文明的中介丛书”等。

 

  主要著作:

 

  田野报告:“达玛沟佛寺考古发掘报告”,刊载于《考古学报》2007年第四期。该遗址群是塔克拉玛干地区中国学者独力发现,并全面进行考古发掘与保护的第一个佛教寺院遗址。出土的壁画材料与相关文物是研究西域佛教与中国佛教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研究成果是学界最新进展。获得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日本早稻田大学佛学研究会也将于近期给予重点刊布。

 

  “流水墓地发掘简报”刊载于《考古》2006年7期。外文版发表于《欧亚学报》(EURASIA ANTIQUA),2006年卷12。流水墓地发掘为迄今于新疆昆仑山腹地发现的最早古代文化类型,特点鲜明,学界给予高度关注。尤其是德文版发表后,在国际欧亚考古学界引起轰动。

 

  研究专著:

 

  1. 《吐鲁番唐代交通路线的考察与研究》,专著,青岛出版社,1999,12。

 

  2. 《达玛沟——佛法汇集之地》,香港大华印刷出版公司。

 

  研究论文

 

  1、《论“四兽图”和“四兽因缘”本生故事的来源及流传》,《原学》第五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2、《唐西州沟通周边地区的交通路线》,《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四期。

 

  3.新疆和田达玛沟佛寺考古新发现与研究,巫新华;-文物2009年第08期.

 

  4、“高昌王国城镇地望考”2万字,本文通过大量考古材料,以考古学实证方法全面考证论述了高昌王国各个城镇的由来与地望,澄清了学界多年争论。刊布于《中国边疆史地论集续编》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得到学术界持续好评,成为学界一致认可的成果,文中观点被新疆历史研究所主编《吐鲁番史》采用。

 

  5、“唐代西州与周边交通路线考证”3万字,本文利用近些年来自己田野考察与研究资料对前有成果进行补充与完善。论文刊布在“安志敏先生八十寿诞纪念文集”,是得到学术界认可的吐鲁番古代交通研究新成果。文中观点也被新疆历史研究所主编《吐鲁番史》采用。

 

  国外发表论文:

 

  1. Wagner, M., Wu, X., Tarasov, P., Aisha, A., Ramsey, C.B., Schultz, M., Schmidt-Schultz,T., Gresky, J., Radiocarbon-dated archaeological record of early first millennium B.C. mounted pastoralists in the Kunlun Mountains, China. PNAS 108, 15733-15738. 2011.

 

  2. Wu, X.*, Wagner, M., Mei, J., G?rsdorf, J., Ailijiang, A., Tarasov, P., 2006. Das protoskythische Gr?berfeld Liushui im Kunlun-Gebirge, NW-China. Kurzbericht über dieErgebnisse der Ausgrabungen 2002 bis 2005. Eurasia Antiqua 12, 173-191.

 

  “公元前9-7世纪昆仑山流水墓地文化研究”,刊于《德国欧亚考古研究》;“公元前1千纪昆仑山的游牧人群”,刊于《美国科学院院刊》。

 

  译著:

 

  (1)、《西域考古图记》斯坦因原著,4开、全五册、三册正文、一册图版、一册地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亚洲腹地考古图记》斯坦因原著,8开、全四册、两册正文、一册图版、一册地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沙埋契丹废墟记》,斯坦因原著,春风文艺出版社。

 

  (4)、《中亚意识与文化史图鉴》,勒克科原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5)、《新疆古代佛教艺术》,格伦威德尔原著,新疆教育出版社2006年5月(6)、《新疆古佛寺》,勒克科原著,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8月。

 

  (7)、《沿着中亚的古代道路》斯坦因原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6月。

 

  此外还有《古代和田》等近十部,出版翻译著作合计字数约500余万字。

 

  主编:《文明的中介》系列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已出版8部译著,合350多万字。《丝绸之路流散国宝》

 

  科普读物:

 

  《驼铃悠悠——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年6月;

 

  《走将近中国西部的探险家——斯坦因》,中国民族美术摄影出版社,2002年10月。

 

  学术自传:

 

  自幼生长在美丽的伊犁河谷,会说维吾尔语和哈萨克语,对古代突厥语、回鹘文和梵文都有研究,还能阅读英文、德文以及日文的资料。主要研究领域在新疆地区。新疆古代文化最大特征是与世界所有著名文明的关联性,也即是中介性、亲属性。古代新疆实质上推动着各个文明区域文化的发展。甚至也可以说在人类古代文明的发生发展、近现代文明的产生过程中,新疆这样的文明中介区域居功甚伟。而这样的区域因自然环境恶劣且变幻多端,考古工作基础薄弱,我国自主考古工作开展的少。如此一来,掌握国际已有研究情况,并坚持田野实践找出规律、创出新的考古研究道路就是当务之急。

 

  1997年以来,在新疆常年坚持长期田野考古工作,每年的平均田野工作时间都在大半年以上。系统考察了新疆三山两盆所有地貌环境的主要河流水系,以及相关高原沙漠的地区。考古调查足迹遍及新疆所有乡镇,乃至新疆行政区划周边区域。在此基础上,充分消化我所主持翻译整理的新疆考古基础外文资料。2002年发现塔克拉玛干南部中段和田达玛沟区域新佛教建筑遗址群;2003年发现昆仑山青铜时代流水古墓群遗址;2007年发现西天山阿敦乔鲁青铜时代聚落遗址;2008年发现天山搏格达冰川青铜时代岩画群;2009年发现北庭古城高规格园林遗址;2010年发现温泉县阿拉套山青铜时代石板墓遗址群和聚落遗址群;2011年发现帕米尔黑白石条拜火教遗迹;2012年发现达玛沟北部沙漠腹地完整的东汉古城遗址,并完成于田县胡杨墩佛寺遗址的发掘,同时发现东汉末年的“回”字形佛殿遗址(为我国目前最早佛寺遗址)。

 

  主持多项重要课题。先后完成国家文物局 “昆仑山青铜时代流水墓地考古发掘与研究”和我院 “新疆和田策勒县达玛沟佛寺遗址发掘与研究”等课题,并均已结项。同时完成学术论文十余篇、三本专著、组织翻译外文新疆考古基本资料2000万字,个人完成译著字数达500余万字。2011年作为首席研究员承担创新课题“亚欧草原青铜时代综合考古研究”之“西天山北麓草原遗迹调查”与“亚欧大陆线路考古——帕米尔古道重点调查”任务。在西天山发现重要草原遗迹40余处;在帕米尔首次发现大规模太阳崇拜古墓群;首次完成喀喇昆仑山古道与瓦罕走廊古道考察,纠正了学界玄奘东归路线的错误,并提出“宽谷”是理解帕米尔历史地位的关键,获得学界认同。2012年主持进行西天山全区域草原文化遗迹与大通道调查,以及组织进行达玛沟北部沙漠区域考古调查与胡杨墩佛寺遗址群考古发掘工作。以最新田野考古成果与国际热点学术课题对接,直接掌握该学术领域内的话语权。

 

  近5年完成的主要学术成果:专著:《达玛沟——佛法汇集之地》,香港大华印刷出版公司。考古发掘报告:“达玛沟佛寺考古发掘报告”,刊于《考古学报》。论文:“新疆和田达玛沟佛寺考古新发现与研究”,刊于《文物》;“公元前9-7世纪昆仑山流水墓地文化研究”,刊于《德国欧亚考古研究》;“公元前1千纪昆仑山的游牧人群”,刊于《美国科学院院刊》。译著:《古代和田》、《沙埋契丹废墟记》、《中亚艺术与文化史图鉴》、《新疆古代佛教艺术》、《新疆古佛寺》、《沿着中亚的古代道路》等。主编:《文明的中介》、《丝绸之路流散国宝》系列丛书。

 

  在学术工作之外,致力于公共考古研究,注重考古学服务于社会。先后组织进行了大型媒体活动,取得广泛的社会反响与好评。如1999年“大海道探察”系列科考节目,央视1套播出;2000年“百年楼兰”系列科考节目,北京电视台播出;2001年“西藏古格文明探查”,系列科考节目,央视一套播出;2003年“玉石之路”系列节目,央视1套、新闻频道播出;2005年“直播新疆”系列节目,央视4套、1套、新闻频道等播出;2006年进行“古代黑河与居延文化”系列考察;2010年和新华社联合进行“达玛沟古代佛教文明”系列发现报道与直播;2011年在新疆台做“达玛沟古代佛教文化新发现”系列报道;2012年底至2013年2月“达玛沟北部沙漠腹地综合科考”,由央视、新疆台联合进行直播系列报道。深入宣传了新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