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技巧:国画中线的用法随想

  中国画中对于线是要具有独特的审美要求的,也是讲究线的象征意义的,中国画的线要有雕刻感,也要有金石感等。今天我们就要看一下中国画中关于线的用法的一些具体想法。

  中国画的线既然而人们认识的结果,必然与感情因素有着自然相通的渠道。因此,中国画的用线还可以表现画家情趣,具有传情达意的主观表现功能。画面上线的形状,直接体现着作者的种种感觉,粗线显刚,曲线见柔,折转表示锐利,波弯显示绵软,不同的组合,疏密走向,会产生动静,悲喜等感觉。所谓怒画竹,喜画兰,就是通过对不同线条的运用,来表现不同的主观情感。

  中国画的线,午变万化,无究无尽,它可以表现物体的造型,用线条来界定物象的形态特征。它可以表现物名胜形状的质感与肌理,比如高古游丝描与铁线描不同的持感的表现,斧劈皴,雨点皴的不同的肌理感受。也可以表现量感,通过线条勾勒的运动和结构方式不同张力,充分表现不同物象的量感。可以表现空间感,通过线的虚实,强弱的布置和浓淡干湿的走向来显示物象的空间存在。可以通过穿梭,重叠,藏露表现层次。可以通过线的快慢迟速,转折顿挫表现物象的节奏和韵律。可以通过组织的疏密关系来表现黑白色阶的感觉等等。

  中国画线条所容纳的点画勾勒,运转自如的节奏感,从而形成线条的丰富性,使得中国画线和具有音乐的韵律美,节奏感受和形式美。线,生存在画家的作品之中,由于对物象认识的不同,概括提练的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线条形的不同运用,而线条也就成了每一个画家的特定符号,线的面貌决定了画家的面貌……我们会看到陈洪绶和任伯年的线索多么不同,李可染和陆俨少的线条也绝不会混淆。总之,线是画家之间个性的显示。古往今来,艺家们之所以在线条的发掘和善,是因为线反把艺术生命最辉煌,美好的瞬间,概括简便地富有意味的凝结下来,使画家从中得到无可比拟的创造的欢畅和喜悦。

  中国历代都是一个讲究细节的国家,这也是表现在中国画中的,这是我们需要注意的。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