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隋唐绘画创作的地理分布

 

  在传统的美术史研究中,对绘画要素的探讨往往只注重史的线索,即对时代性和编年的关注,而不太注意空间组合的规律;重视文化个体和普遍性特征,而忽视了对文化群体和地域现象的考察。近年来,随着人文地理学理论和实践的介入,历史地理学各领域的研究得以进一步发展,而对某一单项历史文化要素的研究,如对绘画等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却不多见。

 

  我国绘画之源流虽可追溯至上古时代,但“汉以前史迹多朦胧不得明确,自汉以来乃有事物可考”,①画家见于记载也始于汉代。《历代名画记》载两汉画家仅12人,至整个魏晋南北朝时代也只有画家128人,且大都记载简略,其中有籍贯者不足三分之一。究其缘由,除传统社会对画家地位的轻视外,缺少可考作品当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且年代越久远,可考者越少。王思善言:“董源、李成皆宋人也,所画犹稀如麟凤,况晋、唐名贤真迹,岂可得见之哉。常考其故,盖古画纸绢皆脆,如常舒卷,损坏者多;或聚于富贵之家,一经水火丧乱,则举群失之。非若他物,犹有散落存者。”②另外,从绘画自身的发展形式来看,唐之前总体上是器物与建筑物上的绘画占据了绘画主流,③纸帛上的绘画基本处于从属地位,且数量很少。然而器物纹饰及建筑壁画多为工匠所作,虽不乏名家之作,但其社会地位仍很低下,极少留下姓名。而以卷轴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绘画实际上是从宋代开始兴盛,而后逐渐占据了统治地位,同样,在宋代见于史籍的画家也明显增多。在这样的情况下,无论是从美术史还是从历史地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于画家或卷轴画等某种单项要素的考察,都不足以反映一个时代绘画的总体情况。考虑到上述原因,本文力图结合隋唐绘画的时代特征,以多种文化要素的复原展现隋唐绘画的地理分布。

 

  一、隋唐绘画的构成要素与资料来源

 

  (一)隋唐时代的画家

 

  隋唐327年的历史,是中国绘画史上繁荣昌盛的时期,仅就画家而言,唐代至今有文献或画迹可查的近四百人。④“文化区的划分往往是文化地理研究的归宿,但划分文化区又是相当困难的工作,如果夸大点说,简直是有多少文化因子,就有多少种文化分区。”⑤而画家作为当时绘画的创作主体,其籍贯的地理分布是我们考察绘画文化地域性的前提,也是本文要着力复原的一个重要的绘画要素。费省曾对唐代艺术家籍贯的地理分布做过统计,⑥文末所附艺术家名单中有画家109人,主要是依据俞剑华所编《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对唐代画家的辑录,但作者在收录时存在遗漏和误判的情况。如文中将竹虔列为书家当为误判,《益州名画录》载“竹虔者,雍京人也。工画人物佛像”,⑦《图画见闻志》和《图绘宝鉴》也都对其绘画事迹有所记载,但均没有提到他善书法,而其姓名也不曾见于书史之中;另外,文中对诸如李思训一家及房茂长、程伯仪父子等较有名气且籍贯明确的画家均未收入。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