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艺术的新倾向

  出“月经”这种特别的真实的女性体验在女性生命和生活中的重要。

  崔岫闻的作品一向注重表现人的性心理和感觉,《天上人间洗手间》(1999)以强调自然观察和抓拍的方式,真实地记录了“小姐”的“工作”情景。“洗手间”这个特殊场景的选择很特别。洗手间是“小姐”们“工作”间歇,集中展示各种“状态”的空间。在这里整装、打电话、找下一个生意、讨上一份钱,这里犹如一个肮脏的舞台,“小姐”们在这里上演着卖肉生涯的酸甜苦辣。而对卖淫现场回避,既避免了拍摄的难度,也暗示出一个更深刻的社会问题:安全地躲在幕后不可公开身份的嫖客,才是这场丑剧的元凶。

  彭禹的作品《我倒立》,和许多用录像纪录行为的作品不同,艺术家更多地考虑了DV的语言特性,并用这个技术直观地展示了一个现实中最日常的生活场景: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关系好像很近又好像很隔膜,无所事事的常态。有趣的是拍摄方法,场景实际上是作者在现实中制造了一个真实的假空间。由于多媒体的科技能力给人造成的多种错觉联想,诱使观众不自觉地把猜想放在拍摄和电脑拼接的技术上,在观众猜测如何拍摄或是否是电脑拼帖时,作者最终用一只小狗的出现完全揭穿了谜底:倒立是躺着拍的,用艺术家自己的话说是“模仿了一个技术制作的幻像”,“以亮丽的色彩,轻松活泼地展现了另一角度的观看经验,以我的方式与数字化科技say hello”。从某种意义上,这也是模仿了一个日常生活的幻像。另一个作品《连体》,表现了她对婚姻的看法。彭禹自己对这个作品的解释很明白:“那时我和孙原要结婚,但结婚并不是一件完全幸福的事,我们都要舍弃一些自己的不适合婚姻的东西,然后与另外一个人结合,就像这对身体相连的婴孩,需要一生面对面地共同生长和成熟。于是我们决定用每人100cc血,通过这对婴孩相连,象征我们像他们那样的生活”。

  马燕泠的《箱》(2001),是捆绑的装在箱子里的女裸体,表面形式上有点像日本著名摄影师荒木的捆绑女人,表现日本人的性受虐心理的作品,不仅如此,捆绑在一般意义上也往往象征一种暴力。而马燕泠捆绑装箱,“是在探索一种捆绑带来的愉悦感受”(作者语),唤起的是童年时期被父母捆裹在襁褓里、背上,以及喜欢在箱子、衣橱里沉溺于自我世界里的经历,有一种特别的自我躲避的愉悦感觉。丝带的光滑和丝带勒成多个连续的弧形,突出了女人体具有的审美意义的柔软和弹性。

  甜蜜与伤害

  1970年代末出生的一些更为年轻的女艺术家,则以看似轻松的“游戏”化方式,表达出她们对现代生存的特殊感受:甜蜜的伤害。

  陈秋林的《……》(2002),选择有工业背景的城乡结合地段废墟,在废墟上设置一梳妆台,一身穿白色长裙的很淑女味的女性在公共空间专注地化妆,一身穿着西装的男性不断向其身体投掷奶油蛋糕,时间持续25分钟。“甜蜜的伤害”正是被人认作生活宠儿的这一代年轻人,面对浮华掩盖下的废墟般的现代生存和文化环境,脆弱、无力、易受伤害的生存感受。

  庞璇的《甜蜜的生活》(2001),选择在一个小区玩打球游戏,高楼、球场、草坪、古典音乐,使小区新型的生活方式看上去很“甜蜜”,而游戏者却被系在穿过铁丝网的绳子两端,这样一来,努力接住球避免出局的游戏行为,就变成了一场处处受制的挣扎,游戏者脸上化妆的瘀青和血迹,身着涂有红色浆果的塑料雨衣,都更为直接地标示着伤害和隔膜。

  如果说庞璇和陈秋林的行为作品,传达出个人化的内心伤害和无奈,曹斐的《狗》(2002)则反讽了“人不如狗的时代”,人的异化和悲哀。作品选择了最时髦的白领阶层,最典型的现代化办公室环境,然而这些身穿特制的格呢办公制服,外加公文包、领带、高跟鞋、网格丝袜,化妆成狗脸的男男女女,从早上八点开始正儿八经、忙忙碌碌地上演的却是一幕幕狗一般的丑剧。“你可以同时成为一条狗和一个人,淌着狗的血,披着人的皮,呲着狗的牙,说着人的话,同时具有奴颜媚骨和自尊,阿谀奉承和道貌岸然”,揭示出现代生存环境中人性的严重分裂和异化。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