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郯城县文物诈骗 “汉代玉器”竟是这样“出土”

村民利用手工小作坊制作出了“珍贵汉代文物”1000多件,到山东、江苏、甘肃、山西等地实施诈骗,共计诈骗现金400多万元。6月1日,山东省郯城县检察院以诈骗罪批捕了4名跨省特大文物诈骗团伙成员。

2007年初春,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犯罪嫌疑人袁大江,因家中的一块小玉器卖了一个好价钱动起了坏心思。他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历史文物专家”。他经常买来一些劣质玉器找人加工后高价倒卖。见有巨利可图,他又联系了大哥袁大平、二哥袁大勇、外甥智某以及表弟陈某等7人成立了一个小作坊,并购买硫磺等原料,开始大规模制作所谓的“汉代玉器”和“汉代青铜器”。

在制售假文物的过程中,这个团伙成员进行了详细分工:一般情况下,袁大江主要负责采购原料和制作生产仿古玉器、青铜镜,为外出联系的人提供资金及假文物,交易时提供假货源,分配诈骗款项;袁大勇、智某、陈某则外出联系客户,并将对方诱骗至某一地点。袁大平有时也参与诱骗,一般冒称是智某的叔叔,在山东马陵山等地负责看货及商谈价格。有时团伙成员也集体出动,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产销一体的假文物诈骗团伙。

带着自己制作并经过作旧处理的仿古玉器、铜器,团伙成员分头到山东郯城、济宁、兖州,甘肃兰州,山西侯马、长治等地文物市场或集市设点摆摊,巧言迷惑、引诱客户上当。

后来,袁大江一伙干脆在京沪高速公路的出口处销售这些“汉代出土文物”。他们自称是居住在马陵山区的村民,用收购的玉器和铜器做诱饵,谎称是从马陵山古墓里挖掘出的汉代文物。当客户对物品感兴趣时,他们再以家中还有大量文物为借口,诱使客户到家中看货。将客户骗至家中后,几人谎称“玉器”放在马陵山的山坡上以骗取客户信任,之后再选择夜间等时间段,进行秘密的批量交易。

约好客户后,袁大江将做工粗糙的仿古玉器装在箱子里。为防客户当场验货,箱子用射钉枪封好,完成交易才能开箱。该犯罪团伙先后诱使6个省市的近百名文物收藏者上当受骗。仅2008年12月19日,袁大江伙同袁大平、智某在郯城县高速公路红花路口与山东济宁人杨某交易,一次就骗取现金100万元。

被害人杨某报案后,公安机关立即对这一犯罪团伙实施了侦查措施。6月1日,袁大江、袁大平、袁大勇、智某被郯城县检察院批准逮捕。侦查机关还同时对另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陈某实施了网上追捕。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提醒广大文物收藏者,在购买或拍卖文物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交易,不要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责任编辑:zhaosha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