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郯城县文物诈骗 “汉代玉器”竟是这样“出土”
村民利用手工小作坊制作出了“珍贵汉代文物”1000多件,到山东、江苏、甘肃、山西等地实施诈骗,共计诈骗现金400多万元。6月1日,山东省郯城县检察院以诈骗罪批捕了4名跨省特大文物诈骗团伙成员。
2007年初春,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犯罪嫌疑人袁大江,因家中的一块小玉器卖了一个好价钱动起了坏心思。他摇身一变,成了村里的“历史文物专家”。他经常买来一些劣质玉器找人加工后高价倒卖。见有巨利可图,他又联系了大哥袁大平、二哥袁大勇、外甥智某以及表弟陈某等7人成立了一个小作坊,并购买硫磺等原料,开始大规模制作所谓的“汉代玉器”和“汉代青铜器”。
在制售假文物的过程中,这个团伙成员进行了详细分工:一般情况下,袁大江主要负责采购原料和制作生产仿古玉器、青铜镜,为外出联系的人提供资金及假文物,交易时提供假货源,分配诈骗款项;袁大勇、智某、陈某则外出联系客户,并将对方诱骗至某一地点。袁大平有时也参与诱骗,一般冒称是智某的叔叔,在山东马陵山等地负责看货及商谈价格。有时团伙成员也集体出动,相互配合,从而形成了一个产销一体的假文物诈骗团伙。
带着自己制作并经过作旧处理的仿古玉器、铜器,团伙成员分头到山东郯城、济宁、兖州,甘肃兰州,山西侯马、长治等地文物市场或集市设点摆摊,巧言迷惑、引诱客户上当。
后来,袁大江一伙干脆在京沪高速公路的出口处销售这些“汉代出土文物”。他们自称是居住在马陵山区的村民,用收购的玉器和铜器做诱饵,谎称是从马陵山古墓里挖掘出的汉代文物。当客户对物品感兴趣时,他们再以家中还有大量文物为借口,诱使客户到家中看货。将客户骗至家中后,几人谎称“玉器”放在马陵山的山坡上以骗取客户信任,之后再选择夜间等时间段,进行秘密的批量交易。
约好客户后,袁大江将做工粗糙的仿古玉器装在箱子里。为防客户当场验货,箱子用射钉枪封好,完成交易才能开箱。该犯罪团伙先后诱使6个省市的近百名文物收藏者上当受骗。仅2008年12月19日,袁大江伙同袁大平、智某在郯城县高速公路红花路口与山东济宁人杨某交易,一次就骗取现金100万元。
被害人杨某报案后,公安机关立即对这一犯罪团伙实施了侦查措施。6月1日,袁大江、袁大平、袁大勇、智某被郯城县检察院批准逮捕。侦查机关还同时对另一名主要犯罪嫌疑人陈某实施了网上追捕。
承办此案的检察官提醒广大文物收藏者,在购买或拍卖文物过程中,一定要擦亮眼睛,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交易,不要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