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潘遗址考古获新进展 破解玛雅文明衰落之谜添新料
2016-03-09 08:43:40 作者:李新伟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已浏览次
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玛雅文明中心——科潘遗址考古及中美洲文明研究”取得新的进展,为破解玛雅文明衰落之谜提供了新资料。至2015年12月,对编号为8N-11的贵族居址完成了对居址最高大的北侧中心建筑的发掘,了解了其结构、建筑以及倒塌过程,发现了精美雕刻等丰富遗物,并确认其为举行仪式活动的重要建筑。
特殊布局或与“入城”仪式有关
1月,发掘工作持续进行,对居址北侧的东、西两侧建筑进行清理。至2月底,完成了对表土层的发掘工作,建筑结构清晰暴露出来。东侧建筑分为东、西两组,西组房屋有两间,西间较大,面向中心广场;东间较小,面向东侧,即中心建筑。东组房屋有一间,面向广场,但有通往院落外的台阶。西侧建筑分为两间,东侧一间较大,面向广场;西侧一间较小,面向西侧,即院落之外。8N-11居址的正门在南侧,北侧建筑保留连接院落外通道的布局颇为特殊。该居址位于贵族居址区的北端,是进入科潘王室核心区遇到的第一个高等级建筑,来访的社会上层人员会在此举行某种“入城”仪式,特殊布局很可能与此相关。北侧建筑西北角有一块长1米、宽0.8米、厚0.4米的黄色打火石,上面有成片的敲击取火痕迹。取火可能是“入城”仪式的一部分。
在东侧建筑的表层堆积中,发现了少量雕刻残块。其中一件是房屋顶部装饰的残块,雕刻有鱼刺的形象。鱼刺同黑曜石刀一样,是玛雅贵族进行自我牺牲仪式的重要工具,用于刺出自己的鲜血祭神。此件雕刻和2015年出土的黑曜石刀形屋顶装饰具有同样的功能,为我们关于北侧建筑主要用于仪式活动的推测提供了新的有力证据。此外,还出土了一件有编织纹图案的窄长雕刻组件,应该是神冠上的装饰,是权力的象征,在王宫区的很多建筑上都有发现。2015年发现的一件神像羽毛冠和一件神像水莲花状雕刻,也均为神像头饰,由此可推测北侧中心建筑很可能有神像雕刻。总体而言,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90年发掘的8N-11东侧建筑相比,北侧建筑的雕刻并不丰富,但13组墨西哥纪念和交叉火炬组合雕刻是权力以及与王室祖先密切联系的重要标志,推测北侧建筑的这种朴素庄重的风格不是因其地位不够重要,而是与其特殊功能相关。
发现众多居民遗物
新一期发掘的一个重要收获是对贵族居址废弃后不久在此生活居民的遗物的发现。这些遗物集中在中部建筑与东侧建筑间的夹道,以及西侧建筑的北墙外。在刚刚清理的东、西两侧建筑的室内堆积中也有发现。
对东夹道内堆积的清理2014年11月底即开始进行,目前已经全部完成。在中心建筑与东侧附属建筑间的夹道内,有厚约0.5米的堆积,包含大量可复原陶器的碎片、动物骨骼、黑曜石残片和残石器等遗物。陶器中包括数件以精细淘洗的细泥制作、有复杂刻画纹装饰的陶杯。此类陶杯一般为在仪式和宴饮等特殊场合中饮用可可制作的特殊饮料的专门用具。此外,出土了一件有人面和可可果(巧克力原料)装饰的焚香器。人面耳插柱状耳饰,佩戴项链,表情细腻生动,应为贵族祖先形象,其头顶有一个剖开的可可果陶塑。在玛雅人的观念中,人类也如植物一样经历萌生、成长、成熟、收割(死亡)、播种(埋葬)再重生的生命循环。玛雅艺术中,经常用玉米和可可树这两种对他们的生活最重要的植物表现这一生命循环。此焚香器即为可可树形象的模拟,意在表达祖先如同可可树一样重生的意象。在西侧建筑的北墙外墙根处的坡状堆积中,同样发现了密集分布的陶片、黑曜石残片和石器等遗物,出土了一件与东夹道类似的人面装饰焚香器,以及有精致雕刻纹样的长方形磨盘。
在刚刚清理的表土层的东、西两侧建筑的室内堆积中,发现了几件完整陶器。在东侧建筑内的石榻上,出土完整的小瓶和小盏各一件。小瓶高约6厘米,在对应的两个侧面上有精细的线浮雕神面纹,应是储存特殊物品的器物。小盏直径约7厘米,外表刻画着几何图案。两件器物被埋在红烧土中,很可能与仪式活动有关。
在玛雅文明和科潘遗址考古的分期中,上述遗物均属晚古典期。从地层关系上看,它们应该是主体建筑废弃不久之后在此生活的居民留下的,是反映科潘遗址变迁的重要资料。
将对中心建筑进行“解剖”
从9世纪开始,整个玛雅世界突然进入衰落期:巍峨的金字塔式神庙被废弃,不再出现新的大型建筑,也不再出现新的标榜国王功业的高大石雕纪念碑。学者们对这一突然衰落提出了各种解释,虽然几乎穷尽了气候变化、环境恶化、突降的自然灾难、战争等各种可能的原因,但始终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答案。但学界在这一点上达成了一致,即要想深入探讨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必须认真研究衰落后发生了什么。我们的发现为研究科潘城邦衰落后,当地居民物质、文化生活和社会结构到底发生了何种变化提供了重要资料,将有助于破解玛雅文明衰落之谜。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除了继续进行北部东、西两侧建筑的发掘外,还将对中心建筑进行“解剖”,确认其下面是否覆盖着早期建筑和墓葬,同时将开展对西部建筑的发掘。目前已经在西侧建筑的西北角发现两件非常精美的龙首雕刻,还有动物下颌、舌尖和牙齿等雕刻残块。这些雕刻应为大型雕刻组合的部件,这一雕刻的整体内容非常令人期待。
责任编辑:小明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