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700年前珍贵金犀牛雕像借展或形成文化战争
多年来,南非种族隔离政府一直无视“金犀牛”雕像的重大意义,即其有力地证明了在白人登陆非洲大陆之前,此处已经存在复杂的社会体系。自 1994 年种族主义统治结束起,一件仅 15 毫米(约为 6 英寸)长的 700 多年前珍贵文物“金犀牛”成为了南非非殖民文明的定义标志。图为 2015 年 9 月 23 日拍摄的资料图片,显示了一名男子于当日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retoria) 欣赏公开展出的“金犀牛”雕像。
据悉,这件被描述为相当于南非图坦卡蒙法老面具的金箔犀牛雕像目前存放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鲜为人知的画廊中,预计将于明年年末在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举办的南非瑰丽艺术展览上进行海外首次展出。业界普遍认为马蓬古布韦 (Mapungubwe) 金犀牛雕像由公元 1220 年至 1290 年生活在南非北部地区的人们亲手制作而成。二十世纪 30 年代,相关工作人员发现了这件文物及其他珍宝,包括黄金珠宝、玻璃珠及陶瓷壶。所有古物都具有极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可帮助重新定义南非殖民统治之前的历史。
中国文物网12月28日编译报道:多年来,南非种族隔离政府一直无视“金犀牛”雕像的重大意义,即其有力地证明了在白人登陆非洲大陆之前,此处已经存在复杂的社会体系。
自 1994 年种族主义统治结束起,一件仅 15 毫米(约为 6 英寸)长的 700 多年前珍贵文物“金犀牛”成为了南非非殖民文明的定义标志。
据悉,这件被描述为相当于南非图坦卡蒙法老面具的金箔犀牛雕像目前存放在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retoria) 鲜为人知的画廊中,预计将于明年年末在大英博物馆 (British Museum) 举办的南非瑰丽艺术展览上进行海外首次展出。
值得一提的是,世界知名的大英博物馆每年游客访问量超过 600 万人次,因此必将引发各界的广泛关注。
但问题在于南非政府是否会签署这一借展项目。
比勒陀利亚大学博物馆经理西恩·泰利尼尔 (Sian Tiley-Nel) 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我认为由于南非人民经历过这种惨痛的殖民压迫,因此人们非常关注离开该国的遗产文物。但这些都只是暂时的借展,终究会完璧归赵。”
经过几个世纪的政治、经济及军事剥削榨取,南非的历史成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藏有贝宁青铜器和乌干达人发头饰等大量殖民时期文物的欧洲各大博物馆无一不昭显了其背后烧杀抢掠的帝国掠夺史。
今年八月,津巴布韦总统罗伯特·穆加贝 (Robert Mugabe) 因英国国立历史博物馆 (National History Museum) 没有移交非洲自由战士的头骨而对此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到目前为止,南非政府已拒绝透露金犀牛雕像是否将作为明星展品惊艳亮相伦敦展览。
南非艺术与文化部门负责人告知法新社:“这件事情仍处于谈判过程中,尚未最终商定。”(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责任编辑:小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