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组织为何与文物为敌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哈立德·阿萨德一生致力于帕尔米拉的考古和保护工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帕尔米拉,取自希腊语“椰枣”,曾是古丝绸之路上最繁荣、最有文化底蕴的绿洲城市之一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被毁前的巴尔夏明神庙,始建于17世纪

 

  当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IS)占领帕尔米拉古城遗址之后,将毕生都奉献给这座叙利亚古城的考古学家哈立德·阿萨德(Khaled al-Asaad)拒绝离开,他告诉朋友叙利亚文物与博物馆部部长马蒙•阿卜杜勒卡里姆:“不管发生什么事,我都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

 

  近日,阿萨德因拒绝向ISIS透露文物的保存地点,被斩首示众,其遗体被吊在帕尔米拉古城主广场的廊柱上。消息传出,业内一片震惊和哀伤。据纽约时 报报道,ISIS安在阿萨德身上的两项罪名分别是:在异教徒会议上代表叙利亚和在帕尔米拉古城遗址搞偶像崇拜。有关人士猜测:ISIS极有可能在寻找那些 未经登记、便携易售的文物。《每日电讯报》就称:ISIS洗劫古城的唯一原因,只在于贩卖文物,以换取资金。

 

  从1963年到2003年退休,阿萨德带领帕尔米拉文物部门和博物馆并将其毕生精力都花在研究这些珍贵的宝藏上。在考古界,阿萨德被敬称为“帕尔米 拉先生”。他还为女儿起名“芝诺比阿”,和1700年前统治帕尔米拉的女王同名。“即使在他退休以后,他依然想要在帕尔米拉古城周围消磨时光,他每天都要 从自己泰德穆尔新城区的家中步行到这儿,守望这座古城,”一位和阿萨德相识15年的居民阿布•艾哈迈德这样告诉媒体。

 

  和许多同时代的叙利亚考古学家一样,阿萨德阿拉伯复兴党成员的政治背景帮助他顺利从事了两份无比热爱的工作:帕尔米拉古城遗址考古主管和市博物馆馆 长。多位伊斯兰艺术研究专家和考古学家惋惜道:阿萨德对叙利亚绝大部分重要考古遗址都有着绝对权威的话语权,尤其在他的出生地帕尔米拉。

 

  阿萨德称得上是一位历史的修复者,在书写帕尔米拉的历史和与之相关一切时,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就像谈论埃及考古时会联想到霍华德•卡特。2001 年,阿萨德发现了700枚可追溯至公元七世纪的银币。当时,这些银币混乱地粘作一团,但银币上绘有库思老一世和二世 (Khosru I,Khosru II)的画像。被阿拉伯征服前,这两位波斯萨珊王朝的国王都曾入侵过叙利亚,而这些银币成了最好佐证之一。2003 年,阿萨德作为一支叙利亚波兰合作考古队的一员,发现了一块完整的公元三世纪马赛克,上面描绘了一个人类和一只带有翅膀的神秘动物之间的战斗,周围环绕葡 萄藤、无花果、鹿以及马匹。当时,他把这块70平方米的马赛克称为“帕尔米拉迄今为止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

 

  这些已经开发出来或尚未开发的文化遗产有着特殊的历史价值,不可被其他文化遗产所取代,一旦遭到破坏,其价值将难以恢复。“阿萨德对帕尔米拉古城遗 迹拥有渊博的知识,并参与了古城遗址的早期发掘以及部分修复,发现了数处古代墓地、洞穴,以及位于帕尔米拉博物馆花园里的拜占庭墓地,”曾经和他一起在叙 利亚文物及博物馆总局共事过的历史系教授阿姆鲁·阿泽姆说道。这位悲伤的学者强调:“第一手实践资料的获取,花费的时间和精力超乎常人的想象,一旦丢失, 这种毁灭是永久性的。”

责任编辑:小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