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收藏今夏举办安迪·沃霍尔和温斯洛·霍默作品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迪·沃霍尔(美国人,1928-1987)创作的《和平标志》。尺寸为 9 x 8 7/8 英寸。

 

  中国文物网 7 月 28 日编译报道:今年夏天海德收藏将在大型展览中展出两位代表性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和温斯洛·霍默的作品。

 

  “安迪·沃霍尔后期画作:1973-1987”(The Late Drawings of Andy Warhol: 1973-1987)展出 50 件绘画作品,其中一些作品系首次向公众展出。本展览由安迪·沃霍尔博物馆(四个匹兹堡卡内基博物馆之一)组织。“霍默画中的美国:永久藏品精品展”(Homer’s America: Selections from the Permanent Collection)展出大约 24 件作品,包括描绘美国生活的雕刻、蚀刻版画和油画。两个展览均于 6 月 21 日开幕。

 

  绘画是沃霍尔作品的中心。在他的一生中,沃霍尔对周围世界边观察边记录,创作了数以千计的绘画作品。当他还是匹兹堡的一个少年时,沃霍尔就开始描绘社区周围的人和地标。在 20 世纪 50 年代,沃霍尔成为了纽约的一位商业广告艺术家,在这期间他创作了很多有趣而又精美的圆珠笔肖像画和静物。20 世纪 60 年代初期,沃霍尔创作了其标志性的绘画作品,其中包括新闻头条、产品广告、名人和美元钞票的图像,这使他成为波普艺术的重要代表性人物之一。

 

  匹兹堡安迪·沃霍尔博物馆的主管 Eric Shiner 表示:“安迪·沃霍尔酷爱绘画,这种热爱可能要超过他创作艺术作品所使用的无数方法。沃霍尔的母亲朱莉亚恰巧也是一位训练有素的画家,他从小耳濡目染,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学习画画。沃霍尔凭借独特的涂印绘画风格在商业插画领域崭露头角。在他的整个绘画生涯中,绘画一直是他工作室实践的一个重要方面,在 20 世纪 70 年代和 80 年代,绘画成为他寻求心理慰藉的方法。每个星期天,他都会独自到工作室 Factory 呆上几个小时,只是为了能够画画和放松一下。本次展览展示了过去几十年中沃霍尔绘画风格的众多方面,确立了他的绘画技巧在艺术和艺术史上的崇高地位。

 

  沃霍尔的后期绘画作品(从 1974 年 1987 年)运用自信和流畅的轮廓线描绘其代表性作品中的很多相同图案:名人肖像、花朵和广告。沃霍尔经常使用高射投影仪将源图像描摹到厚重的绘图纸上。这种创作方法使沃霍尔能够创作出“机器制作”的线条,创造出一种既毫无意识又富有表现力,既缺乏人情味又亲密无间的表达效果。

 

  沃霍尔展览在 Wood 画廊展出,一直持续到 9 月 27 日。

 

  “霍默画中的美国:永久藏品精品展”包括来自海德永久藏品的温斯洛·霍默作品。霍默是 19 世纪最重要的美国画家之一,以风景和对日常生活的逼真描述闻名,这一点在他的插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霍默富有洞察力的主题表达、他的观点和风格捕捉生活中稍纵即逝的瞬间,并且主要针对一个特殊的受众 – 美国人民。

 

  1857 年,时年 21 岁的霍默成为一名自由插画师,开始了自己的艺术生涯。随着使用滚筒印刷机的印刷工艺在 19 世纪 50 年代得到不断完善,批量生产的出版物对内容和插图的需求不断增加。霍默的很多图画被制成很多流行报纸和杂志的木版画,如《鲍洛画报》(Ballou's Pictorial)、《每周六》(Every Saturday)和《哈泼周刊》(Harper’s Weekly)。

 

  在 1857 到 1875 年之间,霍默发表了超过 200 幅图画。在从事报道美国内战的美术新闻记者这一职业时,霍默获得广泛赞誉,他描绘战场上的风景和士兵,让美国民众有机会了解这场悲剧性的冲突。本次展览中包括 5 件与该主题有关的作品。“霍默画中的美国”还包括很多这位艺术家创作的玩耍中的儿童的印刷品,如《Snap the Whip》、《Winter》、《A Skating Scene》等。

 

  作为一个自然主义者,霍默描绘自己所看到的东西,他创作的风景画的细节表现出对一个地方发自内心的印象,无论是在夏天的阿迪朗达克山脉还是在佛罗里达的冬天。这位艺术家钟爱自然元素,如海洋、森林和高山,当人出现在霍默的作品中时,主题就显示出一种力量和英雄品质,让作品形成一种巨大的冲击力。

 

  “霍默画中的美国:永久藏品精品展”将在 Hoopes 画廊展出,一直持续到 9 月 16 日。(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daily

责任编辑:泽恩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