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震后文物古迹恐遭“黑手”

      地震后有很多国外的救援力量与志愿者来尼泊尔赈灾,其中不乏混进来觊觎震区缺乏文物的投机商人。

      目前,尼泊尔政府还处于混乱状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于大地震后的救灾行动,在文物管理方面无暇顾及,很多当地居民出于纪念意义将一些古建筑残骸拿回家,不知道那些其实都是文物,“很快就会有大量流失文物出现在印度、中国甚至欧洲的文物黑市上。”一名在加德满都的古董行人士告诉《财经》记者。

      4月30日,8.1级大地震后的第六天,正在尼泊尔参加紧急救援的一名志愿者就收到一则微信信息:尼泊尔震后流失的几尊佛像与其他古物现已到达西藏,有意者可以参与竞价。

      《财经》记者在遭受地震破坏较为严重的库尔喀采访时看到,位于库尔喀市中心的寺庙博物馆遭到严重破坏,部分佛像与古建筑遭到损毁,而整个博物馆仅有3、4名工作人员在入口处蹲守。

      在市中心经营一家超市的当地居民博思卡称,地震后第二天就有人到博物馆里边拿破损的佛像回家,“当时大家都在忙着救人,挖物资,博物馆与寺庙没有人看守。”

      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加德满都以“寺庙之城”、“露天博物馆”闻名于世,尼泊尔历代王朝在这里修建了数目众多的宫殿、庙宇、宝塔、殿堂和寺院等建筑,在面积不到7平方公里的市中心有佛塔、庙宇250多座,全市有大小寺庙2700多座。而这些本已年久失修的古建筑在地震中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毁,其中有2座世界文化遗产受损严重,残垣断壁比比皆是。

      常年在加德满都进行工艺品贸易的一名华人告诉《财经》记者,地震后有很多国外的救援力量与志愿者来尼泊尔赈灾,其中不乏混进来觊觎震区缺乏文物的投机商人。

      在尼泊尔的其他城市与山区,凡是有民众聚居的地区,都会有大大小小的庙宇、宝塔,其中不乏有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加德满都办事处负责人克里斯蒂安·曼哈特担心,加德满都的文物遗址有军人值守安全一些,震区其他不知名的文物古迹恐遭黑手。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