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公凯在美首场博物馆展于弗莱伊博物馆举行
2015-01-06 16:19:41 来源:99艺术网 已浏览次

弗莱伊博物馆(Frye Art Museum)为中国著名的艺术家和教育家潘公凯(生于1947年)举办的在美首个博物馆展览目前正在进行,并将持续到1月18日。作为中国著名艺术家庭中的一员,潘公凯在中国的文化生活中扮演了一个关键性的角色,他曾先后担任两所著名美术学院的院长,一所是位于杭州的中国美术学院(1996-2001),另一所是位于北京的中央美术学院(2001-14)。
作为一名中国本土艺术的热忱提倡者,潘公凯带着一位专业人士的热情讲述了二十世纪及二十一世纪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之间的关系。他的艺术实践和学术努力一直以来都受到存在于20世纪中国水墨艺术中明显的和现代的意识影响。由此也可以推断,21世纪初期中国艺术的现代性,不必然被西方的理论、媒介和实践所捆绑。
潘公凯相信,由于水墨画具有天生的能力来回应和反射分裂和社会混乱的时期,如在过去百年遍及中华大地的情形,所以它占有优势并繁荣至今。
“潘公凯 :傲然不屈的枯萎莲花”(Pan Gongkai: Withered Lotus Cast in Iron)展是作为弗莱伊博物馆(Frye Art Museum)展览“野口勇和齐白石:北京1930”及“马克•托比与滕白也:西雅图/上海”的一个补充,后者专注于20世纪早期中国和西方艺术的交流,也证明了中国毛笔画对那个时期美国绘画和雕塑的有力影响。
为了当前的这个展览,潘公凯创作了一幅大型的水墨画《傲然不屈的枯萎莲花》(Withered Lotus Cast in Iron),是他在枯萎莲花主题之上的一个演变,这也是他代表中国参加2011年威尼斯双年展时所选择的主题。繁花落尽成山,而后将“朴素的华丽”悄然融入到山丘峡谷之中,这是潘公凯赞赏的,也是源于一种自然的美学视角,以他的话来说就是“拒绝伪装的外在、华丽和浅薄的美”。
作为过去文学大师颂扬的一个主题,“枯萎的莲花”暗示了一种寒苦的感觉和创伤,是个人的也是国家的。然而,在潘公凯的画中,秋天的繁花既不衰败也不羸弱,相反它们饱含力量“像是钢铁铸就”。在水墨背景中,涉及铁的元素是不常见的。
弗莱伊博物馆馆长丹兹克尔(Jo-Anne Birnie Danzker)记述到“通过铁的意象来铸就枯萎的莲花,潘公凯让我们想起了莲花忍耐的力量,它可以存活千年,并具有休眠之后复活的能力。 这也是潘对中国三千年水墨传统持久意义的美学解释”。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