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良出土玻璃制品的原产地得到证实

      根据《朝日新闻》等日本媒体11月份的报道,有一组从奈良橿原市新泽千冢古坟群126号古坟出土的玻璃盘,经东京理科大学分析化学学者阿部善也等通过荧光X射线分析,发现其化学成分与来自古罗马帝国的玻璃成分几乎一致。日本5世纪末古坟文物中的玻璃制品源自古罗马的说法,首次得到科学证实。

      此次对文物物质的深入分析显示,这只玻璃盘属于仅含少量杂质的高级制品,含有当时玻璃制品特有的植物灰。阿部等研究者利用兵库县佐用町的大型放射光装置,对上述粉末进行了高能量放射光荧光X射线分析,从中检测到古罗马帝国在公元2世纪之前一直使用的金属元素,显示这只玻璃盘极有可能源自古罗马帝国。对玻璃的化学成分进行科学分析,是了解制作原料和采集地的重要方法,其中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便是其包含的杂质。

      阿部等人的研究还发现,1963年在126号坟中与上述玻璃盘成套出土的圆形束口玻璃碗的化学成分,与波斯帝国萨珊王朝(226年—651年)首都泰西封王宫遗迹发现的玻璃碎片是一致的。从其造型等外部特征来看,这个在日本出土的玻璃碗也可以被确认为波斯萨珊王朝制品。它的外表呈淡黄绿色,口径约8厘米,高约7厘米,厚度约为1至1.5毫米。泰西封王宫位于现今伊拉克境内首都巴格达的东南方向、底格里斯河左岸。波斯帝国兴起后,这里成为波斯萨珊王朝的首都,也是景教的中心。

      这次重大发现显示,日本在5世纪便有玻璃器具从遥远的异国传来,是欧亚广阔地域里东西方贸易网络和文化交流的突出表现。日本山阳学园大学的丝绸之路考古专家授谷一尚教授指出,玻璃制品经中亚地区传入日本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因此在西方生产时和抵达日本之间出现时间差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项研究成果是今年11月在东京理科大学的日本玻璃工艺学会公布的。玻璃盘与束口碗已被当局评定为日本重要的文化财产,目前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平成馆进行短期展示。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