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中美文物交流路上的美籍华人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南部橘子郡的圣塔安娜市,坐落着当地最大的博物馆——宝尔博物馆。该馆董事长施刘秀枝8年间往返中美百余趟,先后将故宫博物院、布达拉宫以及秦始皇陵的珍贵文物带到美国展览。施刘秀枝说,我一直奔跑在传播中国文化的路上。

      宝尔博物馆的133件组美洲原住民文物12日在山西博物院展出,展览再现了100年前美洲原住民的真实生活,呈现了美国原住文化艺术的多个方面。展品包括陶器、贝壳和石头首饰、羽毛饰品、编织品以及作为武器的弓箭等。

      施刘秀枝作为此次展览的美方代表,一身简单的蓝色职业装所衬托出的气质令她在人群中格外不同。祖籍福建的她从1978年去往美国,从开设中文学校到博物馆做义工,30多年来从未间断中国文化在美的传播。

      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宝尔博物馆开始,施刘秀枝就开始为中国文物赴美展览而奔跑着。“2000年举办了故宫珍宝展,2008年又把西安秦始皇兵马俑带到美国。从策划、谈判,到宣传、运输,每个展览前后需要至少三年时间。”施刘秀枝说。

      为确保展出的中国文物及其承载的中华文化能被美国主流大众接受,每个展览都经过了慎重的市场分析。施刘秀枝说,“宝尔博物馆95%的参观者是非亚裔,目前已举办的八场中国文物展均受到好评,因此成立了中国展厅,这是博物馆首次为一个国家专门开设展厅。”

      “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让自己的后辈了解中国历史,更要让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认识中国。在举办布达拉宫“雪域珍藏”展的时候,3年间曾12次进藏。虽然很辛苦,但乐在其中,我觉得这是血液中流淌的使命感。”施刘秀枝说。

      目前,四川三星堆的126件国宝级的商代铜器正在宝尔博物馆展出。在施刘秀枝和湖南省博物馆的协作下,难得一见的齐白石木雕作品也将于2015年登陆宝尔博物馆。施刘秀枝介绍说,宝尔博物馆是美国唯一一个坚持每两年引入一个中国展览的博物馆。

      宝尔博物馆成立于1936年,它是美国极少数致力于通过艺术研究人类的博物馆之一,藏品主要集中在中美洲前殖民时期文化、美国印地安文化、非洲及大洋洲艺术,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美国必须要看的博物馆之一”。
责任编辑:小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