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古代洞穴珍贵壁画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近日,印度尼西亚有关方面保证将提高对古代洞穴中精美壁画的保护。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珍贵壁画表明欧洲并非是人们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艺术发源地。一位印度尼西亚高级官员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该国相关部门计划将位于苏拉威西岛(Sulawesi)中部的各个古代洞穴列入其官方“文化遗产”名录中,并将申请将此类遗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名录。图为印度尼西亚洞穴壁画中肥胖的野猪图案。图片来源:法新社/克内兹·里扎。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在这些精美壁画中,以洞穴中的一个手掌剪影最为引人瞩目。它通过对紧贴岩壁的张开手掌喷射红色颜料而形成,距今已有40,000的悠久历史。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南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联合报告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欧洲人是世界上首个在洞穴岩壁内留下艺术作品的早期人类种群,但这一模具图案与之前的欧洲岩壁艺术作品处于同一时期,并可能更早。图为2014年10月8日《自然》杂志发布的资料图片,展现了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马洛斯(Maros)喀斯特地形中发现的肥胖野猪形象和手掌模型图案。图片来源:法新社/克内兹·里扎

 

      中国文物网10月17日编译报道:近日,印度尼西亚有关方面保证将提高对古代洞穴中精美壁画的保护。研究人员表示这些珍贵壁画表明欧洲并非是人们长期以来所认为的艺术发源地。

 

      一位印度尼西亚高级官员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该国相关部门计划将位于苏拉威西岛(Sulawesi)中部的各个古代洞穴列入其官方“文化遗产”名录中,并将申请将此类遗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遗产名录。

 

      南苏拉威西省(SouthSulawesi,古代洞穴所在省份)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负责人安迪·穆罕默德(AndiMuhammad)表示:“这肯定是印度尼西亚引以为傲的文化瑰宝,因此我们必将尽全力进行保护。”

 

      在这些精美壁画中,以洞穴中的一个手掌剪影最为引人瞩目。它通过对紧贴岩壁的张开手掌喷射红色颜料而形成,距今已有40,000的悠久历史。

 

      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南团队在《自然》(Nature)杂志上发表的联合报告称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欧洲人是世界上首个在洞穴岩壁内留下艺术作品的早期人类种群,但这一模具图案与之前的欧洲岩壁艺术作品处于同一时期,并可能更早。

 

      此外,该报告还写道在同一洞穴中,一幅猪型壁画可追溯至35,000年以前。

 

      考古团队成员赛德(Said)表示这一洞穴附近的地区已被指定为“特别区域”,以对其进行保护。

 

      他补充道:“我们正在致力于将这些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洞穴打造成为我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与此同时,有关工作人员正在负责维护南苏拉威西省马洛斯(Maros)地区的138座珍贵洞穴,但赛德表示由于没有单个站点的中央数据库,因此目前安排混乱。

 

      赛德称如果官方认定这些古代洞穴为国家“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那么将有助于推动更多的中央政府部门参与其中,并能够更好地进行组织和保护。2005年,有关部门已申请将此类珍贵洞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但该申请在早期阶段即宣告失败。

 

      他补充道这些壁画的发现“对印度尼西亚旅游事业的发展大有裨益,洞穴艺术必将吸引大量的游客前往参观”。

 

      研究人员表示洞穴中的发现引发了两种理论,二者均对人类艺术表现历史中的传统智慧提出了挑战。

 

      艺术不仅各自兴起,而且还在全球的不同地区同时出现,或是由现代智人在离开非洲促进世界历史发展时引入。

 

      相关工作团队称这意味着欧洲人不可再声称其独自率先开发了人类的抽象思维。(中国文物网编译报道)

 

      文章来源:artdaily.com

责任编辑:小赖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